河北任丘,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通过考古发现,任丘年前就有人类定居,分别挖掘出了具有仰韶文化的三各庄遗址,龙山文化的哑巴庄遗址。而“任丘”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汉代大将任丘在此建城而得名。
从春秋战国至今任丘名人辈出,可以称得上人杰地灵,但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扁鹊,其他人却不熟悉。笔者在这里盘点任丘历史名人,看看你还知道谁?
扁鹊(公元前—前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邢颙(?-年),字子昂,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三国曹魏官员,官至司隶校尉、太常。邢颙曾获东汉举孝廉和被司徒辟命,但都不应命,而且改易姓氏和表字,到右北平郡,跟随田畴在北方游历。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邢颙收拾行装回到故乡,后曹操辟邢颙为冀州从事,及后任广宗县长,因旧将逝世而弃官悼丧。
张超,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与张郃是老乡,是否有亲属关系不详)。张良的后裔(《后汉书·文苑传》),还有一说是张耳的子孙(《新唐书·世系表》)。任车骑将军朱儁的别部司马,黄巾之乱时从军。存有赋、颂19篇(《后汉书·文苑传》)。
张郃(?-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今河北任丘)。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
李时(年—年1月5日),字宗易,号序菴。任丘(今河北任丘)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嘉靖十年七月,加太子太保,后屡加至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
郝光甲(?—),字号不详,直隶任丘(今河北任丘)人。清道光十八年戊戌科武进士第一人。道光十八年冬十月,道光帝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郝光甲为武状元,授头等侍卫。郝光甲授头等侍卫后,外任补官缺,先为署山东胶州协副将,后出任为山东抚标中军。
邢劭(-年),字子才,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北朝大臣,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北朝三才”之一。十岁即能作文,为当时名士所赏识。北魏孝明帝继位,授奉朝请,迁著作郎,累官中书侍郎、尚书令,加侍中。北齐建立,出为骠骑将军、西兖州刺史,累迁太常卿。
王江字宗岷,号海一居士,河北任丘人。明正德十二年(),由刑部给事中调任凤翔知府。王江颇重文化事业,以为“风化自迩,行远是诚”,于正德十三年()重修凤翔府学。府学修成后,又于秋天亲自主持修葺倾圯之凤翔县学,十四年夏完工。
边永(~),字仕远,号朴庵,京师河间府任邱(今河北任丘)人,军籍,父边福聚曾任百户,国子生,治书经。顺天府乡试第79名,明朝正统十年()第三甲第名进士,历行人司行人、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户部贵州司员外郎,以户部郎中致仕。
郑宗仁(-),字体元,直隶任丘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弘治十七年()转南京太仆寺少卿,陈马政,深切时弊。正德四年()改光禄卿。正德七年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抚山西。正德九年召为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
边镛(?-年),字克振,京师河间府任丘(今河北任丘)人,明朝政治人物。边永之子。景泰年间,乡贡举人,后授监察御史。成化年间,在辽东担任武靖伯赵辅的监军,出征胜利后,成化十八年,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并成功伏击入侵大同的蒙古部队。
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名人,能够增加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与苦难,沉淀下来的是文化与精神,需要人们接受与传承。任丘人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历史之中,他们和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在近几十年里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小县城,打造成了全国百强县和一座石油新城,取得的成就与辉煌,与历史相比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