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代神医华佗,被曹操无辜杀死其实是引火自 [复制链接]

1#

传闻,华佗医术精湛,曹操曾邀他前来,问如何彻底根治自己的头风,这位脑回路清奇的郎中直接提出开头颅做手术的建议,触怒了曹操,下令将其斩杀。在众人眼里,一代神医就这样奸雄曹操杀害了,甚是可惜,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三国志》中曾经记载华佗:

意为华佗为曹操经常施针。然而,随着曹操政务的繁忙,头风病愈来愈严重,便提出了让华佗做他的贴身医侍的想法。华佗心高气傲,不甘居于人下为仆,于是告病回家。曹操识破了他的借口,便将他抓回来询问,华佗无奈的说,此近难治,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就是说曹操的头风病顽固难缠,治好恐怕要耗许多时日,如果想彻底根治,必须打开头颅把病根取出。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在谋害自己,下令将此人斩杀。

事实上曹操的举动也并不出人意料,在今天医疗技术发达的年代,开头颅依然是一个十分有风险的手术,更别说是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了,那么华佗为何出此言呢?

事实上,在古代,有点条件的人都希望好好读书,将来走科举仕途,东汉更是达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巅峰。医学固然能够拯救苍生、流芳百世,但是却被位高权重的人所轻视,就像华佗的医术十分高明,却始终处于生物链的低端。

据史料记载,华佗年少时,也曾饱读诗书,在当地颇有名气,国相陈珪和太尉黄琬还举他为孝廉,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他醉心于医学,立志悬壶救世,不肯做一个无实用的文官。

随着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实也慢慢把他打败。在与高官权贵行医的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郎中地位的低下。显贵们大多自视甚高,华佗的地位比一个仆人也高不了多少,他向来不是一个甘于委身自己的人,久而久之,他开始懊悔自己走的这条路,性格也变得偏激。

就在这时,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北魏的实际统治者曹操患病,邀他前去医治。如果能得到此人举荐,说不定就能入朝为官。曹操:

意思就说,华佗利用曹操头风顽固为条件,放出让曹操产生紧张感的话,以让对方重视自己。曹操也的个性自然不是吃素的,更不可能为他人所要挟,于是对华佗的嚣张视若无睹,更别提满足他的条件了。

后来,华佗见事不成,便借口家中有事,不再医治曹操。曹操三番五次上门去寻他,都未果,于是大怒,将他抓走,困在自己的府上。华佗一时激动,说了意气之话,大概内容就是,你的病天王老子也治不了,除非拿斧头把脑袋砍了!曹操彻底不能容忍了,将他杀死。

可能有人会反驳,华佗的医疗方法万一是有效的呢?

我们设想,假如曹操同意此方法会怎样。首先,麻沸散并不能全然达到现代麻药的效果,如果用刀打开曹操的头颅,疼痛指数必定超过十级。你说关羽刮骨疗伤不怕痛?就算他作为一个习武之人,能够忍受这种疼痛,那也难免会引起感染,不说是用斧头这种威猛的武器了,就算是用普通的刀具,也不可能彻底达到无菌的效果,再加之当时又没有抗生素,稍有不慎,曹操就会感染而死。也没有相应的急救设备,没办法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可能一个因素产生影响,曹操就在手术中死去了。

华佗真的会开颅手术吗,他的用意是什么?

华佗虽然美名在外,但医书上并没有记载过他做脑科手术的场景。根据现代的解剖学的成果,人的头颅里面有大脑,小脑,脑干等,分别掌控着不同的功能,即便华佗懂得如何操作,再抛除感染的危险,曹操最后也难免成为一个残疾人。

开颅尚且九死一生,对于惜命的曹操来说,还不如长期慢慢的治疗。在曹操身边待了那么久的华佗,难道不了解他的脾气秉性吗?如果是真心实意的为曹操好,又怎会说出斧头这种杀人用具呢?由此可见,华佗给出的医疗方案确实有偏激的成分,曹操杀了华佗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老百姓对医者持有一种尊重,不肯承认这一点罢了,后世的人们也习惯于还

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曹操,将罪名都归加在他身上罢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