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契诃夫的假病人该怎样解读该小说仅表达 [复制链接]

1#

高考语文阅读练习,有人以契诃夫的《假病人》为阅读文本,然后设题。其中有一个题牵涉到了主题,答案是这样设计的:

主题上,深化了灵魂需要治愈的主题。神甫的画像象征着善良、仁厚。在他的注视下却是一幕幕虚伪的、卑劣的、丧失人格的表演,让人笑后感到沉重和悲哀。

在这段话里有两个关键句子:

第一个是“神甫的画像象征着善良、仁厚”。

第二个是“一幕幕虚伪的、卑劣的、丧失人格的表演”。

那么问题来了,神甫代表善良、仁厚吗?那些“假病人”都是虚伪、卑劣、丧失人格的吗?

“卑劣”的病人

“虚伪、卑劣、丧失人格”,这三个词都是带有极强烈贬义色彩的词,一般形容品行有问题、道德低下的人,但小说《假病人》中的这些“病人”真的是品德有问题的人吗?

我们以文中的主要人物木弗利辛为切入点,来谈这个问题。

他一进门就跪下,感谢将军夫人“治好了”他的病,目的不过是乞得一些好处:燕麦种子、母牛、一封送女儿去专门学校去的介绍信。

他其实并没有服用将军夫人给他的三粒药草丸子。他是个假病人,他在上周二谎称自己是病人,目的就是在一周后去恭维将军夫人的药丸神奇,以期获得一些生活急需品。

他安分守己的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个社会却把它由一个地主变成了破落户,让他不得不靠这种伎俩去谋得别人的一些施舍。他获得种子、母牛,希望能借此维持自己的生活;讨要介绍信,也不过是希望女儿能受到应有的教育。

其余的病人很多都是农民,他们都是因为生活“困苦”,而不得不通过恭维将军夫人的医术,来求得一点地、一些柴,或者到将军夫人的“林子里打猎”的权利。

将军夫人每天都要接待许多这样的假病人。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假病人如此之多?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变得如此狡猾?

契诃夫给“十年来,行着类似疗法医道”的人,身份设定为将军夫人,是有深意的。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医生,只是一位普通人,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只有善良仁慈的之心,那么这些破落的地主、贫穷的农民,会假装自己是病人登门表演恭维吗?

社会民众普遍贫穷,不得不靠去权贵门下乞怜来生存,这难道是贫穷者的过错?社会的财富到底被什么人无情的掠抢了?民众的富裕幸福的权利被什么人残忍地剥夺了?

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忍气吞声,求告无门,不得不靠摇尾乞怜来生存。他们非但没有意识到这些财富本应属于自己,而且还认为,是高高在上的“将军夫人”们给予了自己善心,并因而心存感激。

这样的民众,有点类似鲁迅笔底心底的民众;契诃夫对这些民众的态度,也可以说近似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契诃夫让破落地主木弗利辛一出场就带着他那顶“红边帽”,也是有深意的。

“红边帽”是帝俄时代贵族戴的帽子。木弗利辛已经败落,但他仍不忘自己是贵族,正如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但依然不肯脱掉那又破又脏的长衫一样。

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是想要竭力维护自己身份的尊严,但生活的严寒,又使他们不得不丢掉这份虚假的尊严。

难道农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吗?

小说写将军夫人让那些病人在外面脱掉那恶臭的长靴,但是就有几个人不愿意赤着脚,为什么?

我想,他们可能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虽然自己没有贵族的帽子,但总有农民的靴子吧!不到万般得已这靴子也是不能脱掉的。

通过以上分析,个人认为,给这样一些普通的民众头上戴上“虚伪、卑劣、丧失人格”的帽子,是不太妥当的。

神父是善良真理的化身?

小说开头说,将军夫人之所以“行着类似疗法的医道”,是受恩人一一神甫的引导。神甫否定对治疗法而采用类似疗法一一以毒攻毒之法。神甫让将军夫人明白了真理是什么。

类似疗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神甫教给夫人的真理又是什么?小说中并没有明确介绍。

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结尾的描述,来推测这个真理大体是什么?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

她仰望着启示给她真理的神甫亚理斯泰尔夫的善良的,宽阔的脸,但一种新的真理,却开始来咬她的心了。那是一种不舒服的,沉闷的真理。人是狡猾的。

从这几句描写看,神甫的真理之柱,在将军夫人那里开始变得不那么坚固挺拔,她认识到了另外一种真理一一人是狡猾的。

那么之前的真理大约是,人是诚实的。

作为普通民众灵魂之师的神父,宣扬仁爱没有错,但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在极局部对广大底层民众施以极有限的救济,就可以拔脱民众之苦难,是不是太过于天真迂腐了?

神父反对“对症疗法”救助他人,而以一种极伪善的爱来粉饰太平,使民众在遭受贫穷之苦的同时,又遭受人格低矮化的心灵之辱,这样的人又谈得上什么善良仁慈?

契诃夫是世界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往往在笑之外,潜藏着“悲辛”。

优秀的小说不只是人物性格鲜明,不只是故事,有趣味。更要有耐人寻味的深意。

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曾这样说:

“只要是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组成,最终构成有深意的叙事。我都称这样的小说为故事。”

她所定义的小说为故事,但是必须有前提,就是有深意。

契诃夫的小说,就是有深意的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