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衣执甲重燃百姓守护明灯大河网 [复制链接]

1#

8月2日,新医院门诊、急诊全面复诊。当晚,医院举办亮灯仪式,卫辉小城的“灯塔”熄灭数天后再次点亮。

新医院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一道,紧急转运住院患者。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张波通讯员宋鹏翀李梦凡文段桂洪王庆飞图

7月17日起,特大暴雨突袭河南多地,素有“豫北水城”之称的卫辉市,亦遭遇有史可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

灾难面前,拥有年历史,历经战乱、瘟疫等都从未医院——新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一附院),做出的选择艰难而果断——安全迅速转移数千患者,曾经长明的大楼被迫熄灯。

群众危难时,医护即战士。防汛救灾期间,积极自救的同时,医院多支紧急医疗队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保障;即使在被迫停诊陷于困顿时,仍不忘驰援郑州、商丘疫情防控一线……

释家国大义,护病患周全,纵观上百年院史,新医一附院始终身体力行,一脉相承。在停诊6天后,医院门诊、急诊全面复工复诊,“灯塔”再次点亮,那盏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守护明灯”回来了!

从“方舟”到“转运”

极端降水持续数日后,7月21日,卫辉城区不少地段积水已经过膝,城区边的卫河大堤水位仍在不断上升。

当天,医院召开紧急会议成立防汛抗灾工作小组应对险情。此外应当地请求,医院成立“百人护堤队”24小时轮流坚守、装沙筑坝护卫卫河大堤。7月24日医院成立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当地7个安置点为余名受灾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7月25日,在卫辉市区已然是“汪洋一片”的情形下,新医一附院犹如一艘“方舟”,诊疗秩序一如往昔。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形势急转直下,医院院区开始出现大量积水,且水位不断上升。虽然一附院人已竭尽全力装填沙袋、抽水排水、保卫院区,但26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医院中心配电室开始出现积水倒灌——最终核心医疗区停电,这意味着各重症监护室生命支持设备将在3-4小时后瘫痪。

研判灾情,新医一附院作出了一个艰难而果断的选择——迅速转移全部患者。新乡医学院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解放军某部紧急出动名官兵、60艘冲锋舟前来驰援。需要安全转运的患者不仅数量多,难度还大。停电造成23层近百米高的9号楼住院部大楼电梯无法运营,只能靠医护人员、救援队员拾级而上、手抬肩背、悉心运送。一些特殊患者,需要担架平稳转运且保持特定体位。其中,一个骨外科的术后患者就需要2名医护、12名官兵战士共同托举。转运中,护士李俊珊在往返23层两次之后,由于体力不支碱中毒一度晕厥;坐上皮划艇遭遇波浪侧翻,助产士庞晓丹和高梦圆落入水中,却踮起脚尖竭力将出生仅8个小时的婴儿高高托举……

截至7月27日凌晨,名在院患者全部安全转移,其中危重症患者人。同时,还安全转移患者陪护、家属约人,周围滞留群众余人,还有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余人。万人平安大转移之后,医院宣布停诊。

截至7月30日,医院先后派出8支救援队在多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服务群众。

这所扎根基层的百年老院,百余年如一日的守护着当地人民的生命健康,即便灾难来临,他们依然坚守。

从“停工”到“复诊”

停诊不停工。“患者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不仅扎根在广大新医一附院人的心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

27日凌晨,患者转运工作完成后,新医一附院的医生们医院查房时间前到达患者所在病区,和责任医师无缝衔接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医院的全面停诊,导致许多长期就诊的患者无法及时就医,新医一附院的医生保持24小时在线,与患者随时保持联系。灾难时刻,医的不止是疾病,更是患者焦虑不安的内心。

7月28日,随着积水水位缓慢下降,医院马上成立了防汛护院工作组,24小时坚守院区,由院领导带队查看各处受灾情况,为灾后重建做好充分准备。面对灾后的一片狼藉,院领导理性分析问题,科学规划灾后重建工作,医院恢复也迈入快车道。停诊6天后,8月2日上午7时30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在新医一附院10号楼前广场举行。

“在过去的这两周里……”复诊仪式上,医院院长窦启锋一度语带哽咽,停顿良久,“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这辈子都刻骨铭心的经历。但,我们挺过来了!”

随后,医院党医院门、急诊复工复诊。当晚8时,9号楼顶部“新医院”11个大字和院徽一同亮起,大楼房间的灯光组成了“加油”“”的字样,那些灯光曾经装载了无数患者对于健康的渴望,那晚也点亮了古城卫辉的希望。

从“抗洪”到“战疫”

洪涝灾害的影响尚未退去,新冠肺炎疫情又来势汹汹。7月30日,郑州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战“疫”号角再次吹响。医院,新医一附院在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竭尽全力开展对外支援。

8月3日一早,医院组建的20人专业护理团队,奔赴新乡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次日,接省卫健委指令,医院抽调28名医务工作者组建成立医疗队,紧急赴郑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支援。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护士朱晓晓穿好防护服,医院队员帮她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得知她来自新医一附院时,对方异常惊讶:“医院不是被淹了吗?你们咋也过来了!医院怎么样了?复诊了没有?”

朱晓晓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难过、心酸、感动等众多滋味都涌上了她的心头。是啊,医院刚刚从灾难中重启,但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丝犹豫就过来了。

此外,新医一附院先后迅速集结余名护理人员支援卫辉市核酸采集工作。截至8月13日零点,在卫辉市首轮全员检测中,该院共完成核酸采集人次,为当地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8月16日下午5时30分,接河南省卫健委指令后,医院再次紧急组建支援商丘医疗队。仅1个小时,名护理精英报名集结完毕。晚上8点医疗队火速集结,星夜驰援商丘。

眼下,新医一附院正处于洪涝灾害灾后重建的重要时期,但百年老院却从不会忘记自己的社会担当,新医一附院人是灾民,但白衣执甲,他们更是敬畏生命的“战士”。

从“守望”到“互助”

抗洪救灾中,一名特医院急诊科,急诊科立刻启动绿色通道,填写“门诊号”:救援英雄!

患者来自福建,名叫郭宝锤,是福建龙岩市龙津救援队此次援卫12名队员之一。这支救援队于7月24日下午抵达卫辉后,立即投入到被困群众的营救中,当晚营救余名群众。长途奔波和一刻不停歇的营救使郭宝锤突发旧疾。

急诊科当晚接诊的杨亚勤医生说,当她看到疼痛难忍的郭宝锤时,第一时间启动急诊绿色通道,直接以“救援英雄”为名登记,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建立静脉通道。半小时后,郭宝锤疼痛症状缓解。院长窦启锋、副院长郭明好随后详细询问病情并参与治疗方案制定。

“您不是患者,是恩人!”在灾难面前,医院和各支援卫医疗队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医院设立“救援队健康驿站”病房,对救援队员住院开设绿色通道并全程免费;腾空职工活动中心,为多支救援队提供休息场所和力所能及的热餐;在临床培训中心一楼大厅建立简易医疗服务站,为队员们及时进行皮肤清洁和溃烂伤口的处理……

携手互助、共克时艰从来都是战胜灾难最珍贵的情感,当洪水退去,金子般的情谊却会永存。灾后重建的日子里,医院收到福建龙津救援队寄来的锦旗:“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还有来自蓝天救援队的感谢信:“你们守望相助、无私奉献,刚从灾区脱困又积极投身到志愿者的工作中。你们也是最动人的风景线”;斑马救援队在医师节当天,医院送上表达敬意的鲜花,他们见证了医护人员“患者至上,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精神。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目前新医一附院院区灾后重建工作还在持续进行,疫情阻击战也再次打响。新医一附院人将会时刻秉承“仁心仁术博济惠民”的院训精神,不负豫北百姓的期待,重启百年老院新征程,再创百年名院新辉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