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医女孩街边救人稚嫩的人生扛起了社会的责 [复制链接]

1#

在大街上走着,突然看见一个人昏倒下去,失去了反应。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做到的唯一事情,就是掏出手机,拨打一个急救电话,仅此而已。

如果你是一位学医的人,你懂得一点救人的医学知识,在这个时候,你如果对这一切采取漠视态度,混在众多的人堆里,做旁观者,也没有人会指责你;

你如果心生顾虑,惧怕一旦前去施救,后面会不会发生一些令自己“脱不清”的麻烦?你畏怯止步,也充满了理由。

但是,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于是,一份道德良心,一份职业操守,一份社会责任会驱使着你,让你挺身而出,来不及计较个人得失。

6月22日,上海浦东路边一位老伯突发疾病倒在了路上,正好路过的23岁女孩唐玮鲜,见到这个情形,她不假思索,立即向前施救。

这位95医院实习一个月,之前根本没碰到过对真人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的实践,仅仅是对着“假人模具”做过些技术操作。

但是这位广西女孩在危急时刻,心中想着的却是自己作为医者的责任,完全把顾虑和胆怯置之度外了。

在抢救过程中,她所做的努力,在老伯身上看不到效果——那怕是一点点的反应。这位各方面都稚嫩的女孩,唐玮鲜哭了。

这哭,是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的哭!

老伯的昏厥不醒,对自己的施救效果产生怀疑,当然还有孤身无助的惶恐。

但是,救人的信念却坚持不懈: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按照课堂上学的步骤,认真地做好每一步。一直坚持到救护车到来。

对于这一次救人行为,唐玮鲜说出了心中最初的想法:我特别害怕有一个人就这样从我眼前离开了,而我什么都没有做。不管怎样,自己都是一个有医学知识的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我心里有更多的责任。

对于有责任心的人来说,这份责任,从学医那一天起,就已经在唐玮鲜心里珍藏着了。

通过这一次的经历,唐玮鲜当然也会有自己的感受:有了一次抢救真人的历练,有了一次服务社会的经验,有了一次对学好医术重要性更深切的认识,对今后努力学好医学服务大众会有更大的帮助。

在唐玮鲜身上,最珍贵的是她的那份社会责任心!

她用那稚嫩的人生,扛起了社会的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