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医术闻名于世的医圣张仲景,发明了这 [复制链接]

1#

以医术闻名于世的“医圣”张仲景,发明了这一样我们常见的美食。

张仲景和饺子

说起张仲景大家第一想到的就会是他精湛的医术以及他写的那本传世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时候的一位名医,当时在全国的名气可能没有给曹操看病的华佗那么高,但是随着他去世之后他的事迹和著作不断被人发掘,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界都享有着极高的声誉,不仅对后世的医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是许多医生的楷模。

张仲景和饺子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张仲景虽然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但是他无意之中发明的这一件美食,却“不小心”流传了一千多年,直到我们的现代社会当中,依然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这一样美食的身影,有的朋友就会猜到了,小编所说的这一样美食,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饺子,饺子不仅作为一种主食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它也代表着中华传统美食,被世界各地的人民所喜爱。

饺子作为中华传统美食,也蕴含着许多文化上的意义,我们很多朋友的家中,尤其是北方朋友的家中,逢年过节都要吃饺子,尤其是在冬至和春节的生活,饺子更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一样主食,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旧社会,在过节的时候吃上一顿饺子已经是很多穷苦人家的心愿了,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吃平时日子里一顿饺子对于我们来说都不算什么了,但是过节吃饺子这个习俗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张仲景和饺子

在我们传统的印象当中,饺子古时候叫做“交子”,取的这个谐音的意思是两年之间的交汇之处,蕴含着辞旧迎新的意义,但其实饺子最早的时候,也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娇耳”,娇就是娇嫩的娇,耳就是耳朵的耳,取名叫这个的原因,那就要从东汉时期张仲景担任长沙的地方官开始。张仲景是南阳人,在现在的河南地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长沙担任官职,平时就喜欢收集医方,研究医学。

张仲景和饺子

大家都没有想到吧,张仲景这一位传世名医,刚开始的时候学医居然只是他的一个副业,小编对于这件事情也很惊讶,在仔细查阅过资料之后就明白了,当时的时候医术这类职业都被看做是“奇技淫巧”,是一种不入流的职业,并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尚,但是张仲景虽然身居高位,是当时的一位地方官,但是他一直怀有一颗爱民的心,一直有着治病救人的心愿,这也是他一直苦心研究医术的原因。

张仲景和饺子

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各地起义连连不断,许多百姓也都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战乱之下,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恰逢冬日很多百姓都丧命于伤寒病当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张仲景怀着救死扶伤的志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自己的官职,决心回乡潜心研究医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张仲景和饺子

在回乡的路途中,张仲景一路上看到了太多惨痛的景象,大批的难民倒在路边,衣不蔽体,当时已经是冬天了,很多难民被冻的瑟瑟发抖,有的耳朵都冻起疮了,张仲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决心一定要救治好这些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张仲景令人在家门口支起了大锅,搭起了大棚,将羊肉、胡萝卜、辣椒还有一些可以预防伤寒的药材丢进锅中煮烂,捞出来之后用面皮包好,做成耳朵的形状。

张仲景和饺子

张仲景发明的这一样美食就是饺子的雏形,当时的张仲景,下令让人把这些饺子和热汤分发给难民,难民吃了热乎乎的饺子,喝了辛辣的汤之后,不由觉得浑身发热,慢慢的耳朵也不冷了,连着喝了几天之后,耳朵上的冻疮也都长好了,其他各地的人民听说了这个事情,有条件的人家也照样子搭起了大棚,给穷苦的百姓煮饺子吃,当时各地的人们就这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