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镇,正如其名字一样,一个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因其四周都被大山挡住,与外界交通颇为不便,如果要去镇外的话要穿过山里蜿蜒的小路,不仅难走,而且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话很容易迷路,即使本地人也要约么一天时间才能出去。
这独特的地形也造就了桃源镇独特的气候,由于大山挡住了冷空气的入侵,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四季盛开,树叶终年不落,山上各种珍稀种植物也是见怪不怪。
桃源镇上有一个大夫叫刘中仁,刘大夫家从其父开始行医,刘父不仅精通医术,并且很有仁爱之心,对于穷苦百姓经常不收医药费,免费看病,因此在桃源镇名声很好。
刘大夫自小跟随父亲学医,不仅继承了父亲精湛的医术,并且性格也和父亲一样,善良老实,宅心仁厚。
可是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导致刘家经济很是拮据,刘父为了省钱便时常亲自上山去采药,这样能够帮家里减轻一部分负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刘大夫的父亲上山采药的时候不小心失足掉入悬崖,刘大夫晚上见父亲迟迟未归,担心父亲的安危便找来几个乡亲和自己一起去山上寻找父亲,等他们在悬崖下找到父亲的时候,刘父已经奄奄一息了。
看到刘父满身是血,瘫倒在地,刘大夫赶紧跑过去,握住父亲的手,发现父亲还有一点意识。
“仁儿,为父今天恐怕过不了这个鬼门关了,我死后你要继续悬壶济世,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一定要记住为父的话!”说完,刘父便撒手西去了。
只不过刘大夫只顾着伤心,却没有发现这时一只银白色的狐狸在草丛中悄悄退去。
“爹......”刘大夫痛失生父,伤心至极。一想到父亲临死前的嘱托,只好强忍着伤心,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父亲抬了回去,并且给父亲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自此,刘大夫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将父亲的遗志发扬光大,刘大夫更加苦心钻研医术,一心为老百姓看病。
母亲担心刘大夫的安危,竭力阻止儿子去山上采药,防止重蹈刘父的悲剧。可平时十分孝顺的刘大夫却说道:“娘,您放心,我上山去采药会十分小心的,不会出事的,多采些药才能救治更多病人不是吗,再说了爹要是泉下有知的话也会支持我的。”
刘母见拗不过儿子,也知道儿子本性善良,跟他爹一样,不然当初自己也不会嫁给他爹,只能嘱咐刘大夫一定要注意安全。
乡亲们自从刘父去世后深知刘大夫母子生活不容易,便时常在各方面帮助他们。
刘家医馆门口有一卖豆腐的老伯,人们都叫他李老汉,李老汉有一女,其妻当年产女之时由于难产去世。李老汉很早之前就在刘家医馆门口卖豆腐,由于用料实在,给的量也足斤足量,因此每天来买豆腐的人都络绎不绝,无论当天做多少豆腐都不愁卖,但是李老汉总会留一下一块最好的送给刘大夫。
“李伯,我说了多少次了,您别这么客气,每天都送我豆腐,我这心里多过意不去。”刘大夫十分不好意思的推脱到。原来今天李老汉早早就卖完了豆腐,又把专门留下的一块豆腐给刘大夫送来了。
“哎呦刘大夫您可别这么说,当初要不是你父亲救了我这条老命,我早就成了一捧黄土了。”原来几年前李老汉生了一场重病,哪里都看不好,还是刘父查阅典籍,找到了病因才给治好。
“李伯,治病救人是从医者的天职,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足挂齿。”刘大夫连忙说道。最终刘大夫推脱不过,接受了李老汉的豆腐。区区一块豆腐值不了多少钱,如果伤了李老汉的感情就不好了。
这天天气很好,店里也没什么病人,刘大夫一大早就背着竹筐去山上采药去了,沿着这条已经走了无数遍的小路走走停停,看到有用的药材刘大夫就挖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到竹筐里。由于前两天刚下过大雨,新长出来不少药材,刘大夫也收获不少,估摸着晌午就能回家了。
忽然,刘大夫听到有什么东西在叫,很是凄惨。小心翼翼的往声音的方向走去,发现原来是一只通体银白色的狐狸被野兽夹子夹住了脚,鲜红色的血液和银白色的皮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狐狸睁着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刘大夫,似乎是在求救。刘大夫本就医者仁心,看这小狐狸如此有灵性便不忍心它继续受苦,两手小心的把野兽夹子掰开,拿出一些草药敷在小狐狸的伤处,小狐狸嗷呜几声,似乎没有那么疼了。
刘大夫说:“我已经把你腿上的夹子给拿开了,敷上这些药再有七天想必你就又可以活蹦乱跳了,这山里有猎人布下了很多陷阱,你以后可得小心这野兽夹子”
小狐狸强忍着疼痛想站起来,结果费了半天劲也没能站起来。又看了看刘大夫,舔了舔自己的伤口。
刘大夫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小狐狸的意思:“也罢,也许是我们缘分未尽,你现在也站不起来,我便把你带回家,待你养好了伤我再把你放回山上。”说完刘大夫就把小狐狸放到竹筐里往家走去。
几日后,小狐狸的伤势已经完全愈合,但它并不想离开,无论刘大夫怎么赶它走它都不走出家门半步,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刘大夫也早就把小狐狸当成了家里的一员,见它不想离去也就不再想着把它放回深山了,不然自己也担心小狐狸回山上后再中了猎人的陷阱。
没多久刘大夫医馆养了一只浑身银白色的小狐狸这件事就人尽皆知了,小狐狸不仅能给刘大夫看家护院,平时在医馆跳来跳去还能给刘大夫带来不少欢乐,每当有病人进来小狐狸还会叫两声,似乎是在给刘大夫报信,路过医馆门口的人也都会忍不住朝里面瞅几眼。
在这以后刘大夫每次去采药都会带着小狐狸,有一些险峻位置的草药刘大夫采不到,小狐狸总是能够轻易地采下来。人们都说这是刘大夫医德高尚,感动了上苍,特意给刘大夫送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刘大夫的医术虽然越来越精湛,可是由于他老实木讷,人长得也一般,平时看到女子也不敢主动说话,所以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直没有解决,转眼已经而立之年,刘大夫的母亲也很是着急。
这天李老汉卖完豆腐后又拿着一块豆腐送到刘大夫医馆,看到李大夫母亲后特意走到跟前说话:“夫人,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大哥您有话但说无妨。”刘母道。
“我知道夫人为了令郎的终身大事一直比较着急,老汉我正好有一女,名叫李怡兰,年方十八,虽不敢说美若天仙,五官也还算端正,只是脾气有些刁蛮任性。不知夫人觉得小女可否配得上令郎,如果这门亲事成了,那我们就是亲家了。”
刘母知道李老汉的女儿李怡兰,虽说有些任性,但这也无伤大雅,并且李怡兰有时也来帮李老汉卖豆腐,手脚还算灵活。刘母想了想道:“如此再好不过了,等我晚上跟我儿商量商量,李大哥你也回去跟怡兰商量商量,明日我们再作商议。”就这样李老汉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晚上刘母和刘大夫说了今天李老汉想把女儿许配给他的事,刘大夫平时就非常听母亲的话,觉得母亲都同意了,自己自然是没有意见。
李老汉这边回去后把这事告诉了女儿李怡兰,没想到她特别不愿意:“爹,那刘中仁只是一个小郎中,既非仪表堂堂,又无万贯家财,女儿才不愿意呢。”
“你懂什么,那刘大夫为人老实忠厚,又医者仁心,你跟着他绝对受不了委屈的,再说你也并非绝色倾城,刘大夫哪里配不上你。更何况你爹这条命就是刘大夫的父亲给救回来的。”李老汉一甩手很是生气。
李怡兰见状也没办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好答应了父亲这门亲事。
第二天李老汉便急急忙忙来到刘家医馆,两家便定下了这门亲事,刘大夫把聘礼送到了李老汉家,并且商定一个月之后举办喜事,刘大夫这段时间也好把家里的房子装饰一番。
这天,李怡兰又来帮李老汉卖豆腐,没一会李老汉就把女儿给赶进了医馆和刘大夫独自相处去了,待傍晚时分豆腐卖完才带着女儿回家去。晚上,刘大夫看到母亲犹犹豫豫,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便问道:“娘,您是否有心事?”
“儿啊,娘有些话不知道应不应该跟你说。”刘母道。
“娘,您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咱们娘俩之间不用有所顾忌。”刘大夫安慰母亲。
“娘最近听人说怡兰这丫头跟那黄家的黄公子走得有些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敢告诉你。”刘母犹豫了一会,还是说了出来。
刘母口中的黄公子是镇上黄家的少爷,名叫黄千,黄家是这桃源镇上第一大家族,有很多生意遍布各地,黄千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是嚣张跋扈,经常欺负百姓,无恶不作。
“不会的,我相信怡兰,她虽说有些娇蛮任性,但想必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的,想必是有些人乱嚼舌头,娘你别放在心上。”刘大夫看了看刘母说道。
“那就是娘想多了,平时看怡兰这丫头也是知书达理,怎么能听风就是雨呢。”刘母摇了摇头。
就这样一转眼距离大喜的日子就剩下半个月了,谁知李老汉突发恶疾,卧床不起,刘大夫看了看也没看出病因来,只能安慰怡兰道:“兰儿你别担心,想必是伯父这些日子操劳过度导致,我给你开些药,每天给伯父喝两副,过几日咱们成亲正好给伯父冲冲喜,想必伯父应该就好了。”
李怡兰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了看刘大夫说道:“如今我爹这样,我十分放心不下,我想在这老屋旁边重新盖上三间房子,到时候我们成了亲我也方便照顾父亲,否则恕我不能和你成亲。”
刘大夫见怡兰这要求虽说有些为难,可也是因为孝敬父亲的原因,便答应了她。本来装饰新房已经花了不少积蓄,还好这些年行医也积攒了些钱,也不至于拮据,只是现在开始盖房子少说也得两个月才能盖完,在怡兰的要求下刘大夫只好同意将日子延期。
由于刘大夫需要坐堂就诊,监工的事情全由李怡兰一人负责,经过紧赶慢赶工期,两个月之后,新房子终于建好了,两家也决定五天之后拜堂成亲,这些天也作一些准备。
这天终于到了大喜的日子了,由于刘大夫家在当地的名声非常好,所以院子里座无虚席,刘大夫便只好向邻居家借了几套桌椅才把所有人都安排坐下。院子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举杯相庆,好不热闹。刘大夫也一直在不停的敬酒,接受大家的祝福,没一会刘大夫便有些晕乎乎的。
这时,那只小狐狸朝刘大夫走了过来,眼神有些焦急,朝刘大夫叫了两声,又转头朝洞房的方向叫了两声,刘大夫瞬间明白了小狐狸的意思,这是在告诉他洞房有情况,让刘大夫赶快过去看看,刘大夫跟众宾客致歉后就带着小狐狸朝洞房走去。
“娘子,你还好吗?”刘大夫到了洞房门口敲了敲门。然后似乎听到一阵嘻嘻索索的声音,便听到李怡兰说道:“我没事,只是有些困了,夫君怎么不陪客人喝酒了,这么早就过来,可别失了礼再叫别人抱怨。”
刘大夫打开房门走进房间,左右看了看并没有看到什么异常。他知道小狐狸不会骗他,又看了看小狐狸。小狐狸在屋里转了一圈,然后停在了床边,朝床底下叫了一声。
刘大夫走过去,把杂物挪开,却发现床底下有一个洞,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再定睛一看,里面还有一男子衣衫不整蹲在里面。刘大夫顿时明白是妻子和别的男人偷腥,小狐狸闻到陌生的气味才带着自己过来。
刘大夫顿时怒道:“好你个李怡兰,大喜之日竟然和别的男人厮混,亏我娘提醒我我还不信,你这个私德败坏的女人。”
李怡兰没有一丝惊慌,看了看刘大夫,漏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这时那洞里的男子也走了出来,刘大夫这才发现这正是母亲口中的黄公子黄千,看来母亲所言非虚,枉自己还这么相信李怡兰。
黄千见刘大夫认出自己,担心事情败露被官府知道,拿起腰间的匕首就朝刘大夫刺去,刘大夫此时正怒火中烧,没想到黄千竟然想杀人灭口,可是此时想躲也来不及了。只见一抹银色闪过,“嗷呜。”小狐狸倒在了地上,奄奄一息,腹部正插着黄千的匕首,原来小狐狸见黄千要对刘大夫不利,便一跃而起替刘大夫挡住了匕首。刘大夫知道是小狐狸救了自己,连忙给小狐狸捂住伤口,心中悲愤至极。
黄千见没能杀掉刘大夫,便想跳窗逃跑,谁知刚跳下窗户就被外面的宾客给按住,原来喝酒的宾客们见刘大夫迟迟不出来,洞房里还传出惨叫声便赶快过去看看,没想到看到黄千鬼鬼祟祟从窗户跳下,然后几个强壮的宾客便自告奋勇压着这对奸夫淫妇朝官府走去。
经过官府审理,原来李怡兰拿了刘大夫的聘礼后便上街买了几身漂亮的衣服,由于爱慕虚荣便经常穿着新买的衣服上街闲逛,有一天正好被黄千看到,黄千见李怡兰有几分姿色,李怡兰也知道黄千家财万贯,所以两人便勾搭在了一起。
李怡兰当然不愿意只和黄千偷偷摸摸,想让黄千把自己娶回家,这样就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了。而黄千并不想把李怡兰娶回去,只因自己心里有个怪癖,喜欢和别人的妻子偷腥,并且很享受这种感觉,眼下虽然李怡兰尚未成亲,但也马上要刘大夫结成连理。黄千只能安慰李怡兰说两家家境相差悬殊,恐怕自己的父亲黄员外不会答应,但是如果李怡兰怀了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可以八抬大轿把李怡兰娶回去了,到时候黄员外也不会说什么。但其实两人每次私会时黄千便会把药粉偷偷混入水中让李怡兰喝掉,这药粉里掺入了麝香,女人喝时间长了便不会怀孕。
而李怡兰眼见自己迟迟不能怀孕,恰好赶上李老汉病重,便找借口要盖房子照顾父亲,好给自己拖延时间,最好能在成亲之前怀了黄千的孩子,却不知自己只是黄千手上的一个玩物而已。李怡兰还利用自己监工的机会,在床底下挖了一个洞,想着以后能更方便和黄千私会,没想到恰好被小狐狸发现。
最后官府认为黄千数次知法犯法,罪大恶极,秋后处决。李怡兰不守妇道,和黄千私通,同样秋后处斩。经过此事李老汉不知是伤心还是愧疚,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小狐狸被匕首刺伤之后,刘大夫马上给小狐狸处理伤口,敷上草药,由于治疗及时,小狐狸并没有生命危险。有一天月圆之夜,小狐狸竟然变成了人形,一袭白裙,甚是美丽动人。
原来小狐狸本来是天庭上的仙女,名叫颖儿,有一次到人间历练,发现了一株千年灵芝,如果吃了这株灵芝肯定能给自己增加百年法力,正打算吞下之时,发现刘大夫的父亲摔下悬崖,颖儿由于自私并没有把这株灵芝给刘父救命,导致刘父不治身亡。
回到天庭后,因为颖儿见死不救,被罚投胎到人间做一只狐狸,有一次寻找猎物的时候不小心被野兽夹子夹住了脚,却正好阴差阳错被刘大夫救了,小狐狸认出了刘大夫,便打算追随刘大夫好报答他。
因为替刘大夫挡了黄千的匕首,救了刘大夫一名,菩萨认为小狐狸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过了自信,便允许小狐狸重新返回天庭。小狐狸早就喜欢上了刘大夫,便请求菩萨把自己变成人形,好和刘大夫一生一世在一起,最终菩萨答应了小狐狸。
刘大夫知道这些事情后也原谅了颖儿当初没有救自己的父亲,并且还和颖儿成了亲,一年后颖儿生了一儿一女,他们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