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826/9365422.html历经三朝的“药王”孙思邈活了岁,直到科技发展的今天,能活到百岁以上的人仍屈指可数,更不必说寿命长达一个半世纪。
从古至今,人们对长寿都十分追求,从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而中途驾崩,到嘉靖皇帝痴迷炼“不死仙丹”却重金属中毒,他们的努力都没有达到效果,唯有孙思邈突破了人类寿命极限。
孙思邈可以活到岁,源自于他的生活方式和奇怪的理论,如果能看懂他的这些理论并加以实践,人们也能从中获益匪浅。孙思邈一生经历了什么呢?他的养生理论都有哪些呢?人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呢?
淡薄最能医人心
公元年,孙思邈生于陕西的一个贫穷农户中,此时的中国历史尚处魏晋时期。与众人所想不同的是,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他幼年时遭受风冷,家人辗转各处寻找医生治他的病,却总不能根治,频繁的买药使原本就很贫穷的一家人更加雪上加霜,父母为他散尽了家财。
这使孙思邈感到对父母十分亏欠,于是他从小就求知若渴、遍读诗书,为的是实现长大后从医,调理自己的身体及帮助其他病人的梦想。
孙思邈聪慧过人,7岁时,他就可以做到每日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并开始写作创新,人们通常十分敬重学识很高的人,在古代更是如此,于是村里的人们都十分尊敬他,就连西魏大臣都尊称孙思邈为“圣童”。
到20岁时,孙思邈已经将大量古籍经典融会贯通,医学本领也有所长进,开始爱好道家庄子的学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此时正值国家连年战乱,朝代更替使孙思邈对庙堂之高敬而远之,他学得一身医术,每当亲友和乡邻生病时,他总会免费帮助治疗,于是孙思邈决定以救治病人为己任,从此隐居于野。
隋朝统一天下后,开国皇帝杨坚听到孙思邈的事迹后非常感兴趣,于是他想邀请这位神医到朝廷做官,并派使者到终南山请孙思邈出世。
但孙思邈的心意很坚决,他表示道:自己的志愿并不是做世俗的官僚,他一生只想学习医学救治病人,在山野中乐得轻松自在,与朝廷格格不入,便婉拒了皇帝的邀请。
杨坚听到这样的理由后不怒反笑,他感叹孙思邈的坚决,赞道:孙思邈是真正致力于自己理想的人,值得人们尊重。孙思邈十分注重在民间实践中积累经验,他常年在秦岭一带云游,一来是在山间寻找名贵的草药,二来是救治各地病人的疑难杂症以增进自己的医术。
数十年的时间里,孙思邈阅读群书、寻找到多味珍惜草药、救治无数病人,人们被孙思邈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品质所折服,都称他为在世华佗,孙思邈的名气也渐渐闻名于天下。
虚心能得长寿
隋朝的寿命很短,仅38年后,隋朝被推翻,李渊父子建立唐朝,到李世民即位后,唐朝基业基本稳定,天下进入到了一段较长的和平时期。
孙思邈在这段时期里加紧自己医术的发展,并著称医学名著《千金要方》,这本书分上下各30卷,书中对草药、针灸、医术等方面无所不包,是中医史上第一步百科全书。
大唐天子也听说了这位历经三朝的传奇老人,于是多次派使者请他到朝廷当官,但孙思邈仍不为所动,最终,皇帝只得以邀他到都城长安做客邀请他出山,这次孙思邈才肯答应。
此时孙思邈已经年逾70,这是他第一次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王公贵族见到眼前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仍是鹤发童颜,神态和皮肤状态都如同年轻人一般,感到既惊奇又羡慕。
为使孙思邈留在长安,皇帝花费了许多心思,他许诺给孙思邈加官进爵、封黄金千两,但孙思邈面对诱惑不为所动,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医学。
在与朝廷的合作下,孙思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此时他已经多岁,身体出现疾病,于是向皇帝请辞告老还乡,最终于故乡药王山辞世,享年岁。
长寿者的长寿秘方
孙思邈毕生的精力都花费在了医学和养生上,强大的专注力和坚持养生是他能够长寿的根本,而他长寿的秘诀都隐藏在他的理论中。
在如何养生中,孙思邈提出过许多理论,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要“减滋味,戒嗜欲,节息怒”。
减滋味指的是要饮食清淡,少吃过于辣、油、咸等重口味的食物,戒嗜欲指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这要求人们需要时刻做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无端发散,还要尽力克制住自己在任何方面的欲望。
这与孙思邈的另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此四少,可神仙耳”不谋而合,这句话提醒人要多动脑思考,而不是经常话不经脑袋而出,这样也能避免祸从口出。
做到长寿,心中也不应常常想事情,意味着做事要当机立断,不能有拖延症,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在睡觉方面,应该有节律地睡眠,通过控制自己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物钟,并不断坚持下去,结合孙思邈的另一句“早起,犹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保持与太阳同样的规律睡觉,这样自然会延年益寿。
节息怒则指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既不可大喜也不能大悲,要时刻保持身心的平稳和愉悦。
除此以外,在关于运动的观点的中,孙思邈还提到“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乃强所不能尔”,这句话指的是人不能不运动,但也不能过度运动,应该经常少量运动,每次都不能让自己过度劳累,这样反而会损伤人体。
孙思邈的大多数理论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这些理论都是他通过自身的实践将感悟与老庄思想融合创新而得,他能够如此长寿,与他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是分不开的。
纵观孙思邈的一生,他从始至终只在乎一件事情,那就是医学的发展,面对历朝皇帝提出的条件,孙思邈视若无睹,这是他为什么能够在年幼多病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长寿的原因。
能够读懂孙思邈的理论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多数人都能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这些道理,能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并长期坚持才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人可以获得长寿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