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古时候的行医叫悬壶这两个字的来历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悬壶济世”一词现在用来指医生这一行业,也有“仁心仁术”,“杏林春满”,“妙手回春”等词用来形容医生的医德和医术。

古代医生也有在其诊所前“悬壶”,作为医馆的标志,医馆开业也称“悬壶之喜”。古代郎中常常手持虎撑,腰悬葫芦,走方济世,药王孙思邈和“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画像上也常见“药葫芦”。“悬壶”一词逐渐演变成医生的标志和称呼。

关于“悬壶”一词的来源,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曾经做过市井小吏,某日在酒楼上喝酒时,偶然看见一个悬挂葫芦的老翁在集市中卖药,等到停市时,就跳进壶中,集市上的人都没有看见,费长房认为老翁绝非普通人,便带上酒礼前去拜访,老翁知道费长房对他的神通感兴趣,对他说“你明天再来吧!”费长房第二天前去赴约,老翁请费长房到壶中一游,只见里面富丽堂皇,有各种美酒佳肴,两人畅饮一番后出来。老翁对费长房说道:“我本来是神仙,因为犯了错才来到这里,现在我准备回去了,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如果不愿意的话,楼下我准备了一些酒,算是和你告别了。”费长房听了后,便随老翁入山学习,后来费长房学成后,回到家乡,有了医治百病的能力。

《太平广记·神仙传》中有关于董奉的记载,“董奉者,字君异,侯官人也。吴先主时,……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施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两万余斛。……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董奉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世便以杏林来称呼医生了。

关于壶翁,有过这样的记载:“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晋代葛洪所著的《神仙传》中也有关于“壶翁”的记载,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和传奇色彩,故事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然而随着故事的流传,“悬壶”一词也逐渐成了行医的代名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