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1日深夜,上海霞飞路一带突然传出几声枪响,紧接着,大批的军警赶到了现场,发现几具尸体躺在血泊中,其中穿着黑色西服的男子当场没了呼吸。
事后,租界的法医进行了鉴定,西服男子中了三枪,三颗子弹从不同部位打进体内,但却从同一个部位穿出,法医不禁感叹这位杀手的身手的确不一般。
但历史有时候像是开了玩笑,让法医惊叹的这位杀手就是大叛徒顾顺章,而被他处决的这个人也是党的大叛徒、时任中央军委秘书的白鑫,由于他的叛变,导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长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颜昌颐、中央军委兵运负责人邢士贞、上海总工会纠察队领导张际春五位同志在上海被捕、其中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遇害。
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亲自下达了绝杀令。
那么,身居要职、前途无量的白鑫,是如何走向罪恶深渊的呢?
白鑫是湖南常德人,父母封建思想浓厚。白鑫出生的时期,满清刚刚灭亡不久,湖南的革命人士非常地活跃,他的不少同学、朋友都去参加了革命活动,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虽然也想去参加,但都被父亲制止,让他一心读好“圣贤书”,少掺和这些东西,但这也让白鑫越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不久后,就来了一个机会。年,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建议下,决定创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成立后,迅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来报考,白鑫的家乡湖南常德也有不少人前往广州报考,见身边的同学、朋友一个个离乡,白鑫也按捺不住躁动的心,瞒着家人到广州,考入了黄埔四期。
当时学校内分为两派,一派是国民党,一派是共产党,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都在暗中争取人才,受同学的影响,白鑫在校期间与共产党人接触频繁,逐渐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并被吸收入党,踏上了革命之路。
年4月,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到了尽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为清除共产党人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共产党的清洗,无数党员被捕遇害,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党组织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白鑫也参与其中,之后跟随起义军一路南下,进入了海陆丰地区,与彭湃会合,不久后鉴于形势发展的需要,白鑫奉命到中央的驻地上海工作,担任中央军委的秘书。
当时国共合作已完全破裂,上海的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都是在秘密活动,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接二连三地叛变革命,更有甚者,一些叛徒公然带着特务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指认革命人士,黄浦江滩上,到处都是革命者的鲜血。
白鑫初来乍到,见到这些场景,难免有些不知所措,吃不饱,睡不好,生怕哪一天自己会被敌人逮捕。
残酷的革命斗争,使处在危难中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专门负责保卫党中央以及搜集情报的队伍,著名的中央特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特科由周恩来负责,顾顺章主持日常的工作,这支队伍最令敌人胆寒的,当属“行动科”,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以及铲除叛徒、消灭特务的任务,被称为“红队”,只要被红队盯上的人物,那么“活下来”的概率很低,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多次领教过红队的厉害。
虽然有特科保护着,但白鑫依旧是提心吊胆地在工作;但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即将改变他命运的消息:表弟被彭湃处决。
白鑫的表弟在彭湃领导下的海陆丰地区工作,但在白色恐怖之下,对革命失去信心,准备叛逃时,被彭湃逮个正着,并根据相关的规定,将其处决。
彭湃镇压叛徒完全是公事公办,但白鑫本身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认为自己过去曾和彭湃共事过一段时间,而彭湃却如此不给面子,便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彭湃一点颜色看看。
此时白鑫忘记了自己是中央军委的秘书,一头脑热来到南京找到思想反动的哥哥。
“你怎么来了,万一不小心被抓了,那是要杀头的。看看,你为共产党卖命,但他们却把表弟杀了,你当初就应该听我的……”白鑫的哥哥说道。
“哥,我知道走错了,这次冒险来找你,就是希望你能帮个忙”白鑫说道。
“我能帮你什么呢?”
“现在我不想继续闹革命了,你和国民党比较有来往,帮我跟他们接头”白鑫说道。
“很好,很好,现在回头也不晚,你现在手上掌握着不少情报,是一个很好的筹码,我帮你联系一下国民党在上海的情报负责人范争波。”
范争波是国民党上海党部的情报处长,在得知白鑫“主动上门”后,马上同意要与其面谈。随后,白鑫就与哥哥秘密来到上海范争波的家中。
“范处长,这是我的弟弟白鑫”。
“来来来,快坐”范争波请白鑫坐下,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十分的客气。
“范处长,我之前误入歧途,犯下了大罪,今天却得到您的礼遇,羞愧难当”白鑫说道。
范争波笑了笑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现在是自己人……”
白鑫与范争波谈了很久,范争波知道白鑫手上掌握的很多机密,接触的又都是共产党的高层领导,建议白鑫想办法将周恩来、彭湃等人活捉。
其实白鑫在见范争波之前,也有这个打算,两人不谋而合。白鑫认为,中央军委如果要开会的话,一般情况下是在他的住所举行,而他身为军委秘书,会事先得到具体的时间,并通知参会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网打尽。
范争波对白鑫的计划基本满意,在做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后,指示白鑫按照计划行事。
按照既定的计划,中央军委年8月24日将在白鑫的家中举行会议,参会人员有周恩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张际春等人,白鑫负责记录。
白鑫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告知了范争波。范争波见参会人员中有周恩来,非常地开心,如果能借此将周恩来逮捕,那么他将是头功。随后,他就进行了部署,在白鑫家中周围布满了特务,有的化装成黄包车夫、有的化装成小商贩,只待周恩来、彭湃等人到达。
最先到达的是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张际春等人,见这么多领导全部“到位”,白鑫暗喜,但就是迟迟不见周恩来这位最重要人物的出现,其实当时周恩来已出门,但刚走没进步,因为有更重要的事不能到白鑫家中参加会议,便派人去通知彭湃等人先行开会。
让彭湃等人没有想到的是,会议刚刚开始,租界的警察突然朝着这里开来,负责警戒的同志大喊:“敌人来了”
这让大家非常的意外,怎么会议刚开始敌人就来了?来不及细想,彭湃指挥大家准备从后门撤退,但后门也有特务。
军警冲上来后,一个领头的人拿着一张名单问:周恩来是哪个?彭湃是哪个?…….
事件发生后,周恩来和中央特科的负责人陈赓、顾顺章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最终证实彭湃、杨殷的突然被捕是因为内部出现了叛徒,且这个叛徒还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军委秘书白鑫;周恩来立即下达了两条命令,一是想办法营救被捕同志,二是找到叛徒白鑫,将其处决。
中央特科在上海国民党特务组织有一个叫杨登瀛的内线,他与陈立夫兄弟的关系很好,此时担任着中统驻上海的特派员,拥有着很大的权力,上海特务组织的事,他都可以过问,但在陈赓的努力下,将其发展为了一名“红色特工”,这次能迅速查到白鑫是叛徒,也是通过杨登瀛的情报。
根据杨登瀛的消息,周恩来、陈赓得知彭湃等人被关押在巡捕房,将在8月26日引渡到上海警察局。在租界杨登瀛不好插手,当一行人被押到警察局后,杨登瀛就利用参加陪审的机会,带着一名彭湃认识的同志,以随行人员的身份一同去监狱陪审,并在暗中将组织准备营救他们的消息传达给彭湃等人。
28日,敌人准备将彭湃等人从上海警察局押到龙华警备司令部关押,杨登瀛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上报给陈赓,周恩来当即下令:在去龙华途中武装营救。
但就在这时出现了意外,当范梦菊将武器送到后,大家打开箱子一看,发现枪上面涂着黄油,没有一支可以使用的,周恩来深知来不及了,便下令撤退。
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人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敌人实在无法从这几人身上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决定将他们处决。
年8月30日,随着敌人的几声枪响,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倒在了血泊之中,英勇就义。
得到这个沉痛的消息,周恩来再次下令,一定要将白鑫绳之以法。
而白鑫也知道党对叛徒的态度以及特科的厉害,事后他躲进了安全系数较高的范争波家中,平时基本不出门,如果实在要出门,也有特务重重保护。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白鑫叛变后惶惶不可终日,在范争波家中待了一个多月后,患上了抑郁症。
医院的医生柯达文医术精湛,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名医,便在特务的保护下,找到了何达文。
殊不知,柯达文其实也是一位地下党,真名叫柯麟。大革命失败后,奉命与贺诚在上海开设“医院”,这里也是地下党在上海的秘密活动机关,但这是更高级的信息,身为军委秘书的白鑫过去也曾找他看过病,但并不知道柯达文的真实身份。
见白鑫“露面”,说道:“白先生,你这个病问题不大,主要是没有休息好,吃一点药就好,你稍坐一会儿,我去楼下给你取药。”
在下楼之后,柯达文就来到邻居家给陈赓打电话,但此时的百姓异常地“敏感”,生怕出现意外,柯达文前脚刚走,白鑫后脚也走了。
好不容易见到了白鑫,结果又让其溜走了,柯达文不免有一些悔恨,但陈赓深知,白鑫的药都没拿,过两天肯定会再次找上门,医院周围布下红队,待白鑫出现后,就将其击毙。
但等了几天,白鑫迟迟未再露面。就在这时,白鑫果然再次找上了门,但这次没有亲自来,而是打电话给柯达文,让他到指定的一家饭店为其看病。
周恩来知道这一定不是白鑫的真实住所,便指示柯达文按照白鑫的意思前往,但在开药时要有分寸,要让白鑫感到有效果,但又不能痊愈。
柯达文来到白鑫的饭店,见在场的还有范争波以及白鑫的老婆。白鑫说道:“柯医生,你那天不是去拿药吗?怎么去了那么久?”
“是这样的,有一种药我刚好用完了,而且药店只有几步路,我就去买,但我回来后,你都不在了”柯达文说道。
“哦,那天刚好有事就先走了”白鑫说道。
其实这也是白鑫的狡猾之处,目的是想让范争波好好观察一下柯达文有没有问题。
因为药吃了有效果,白鑫也与他来往频繁,有一次,直接派车将柯达文接到了一处叫和全坊3弄43号的房子。
柯达文下车后,发现这里戒备森严,四周都是特务,他预感到这应该就是白鑫的真正藏身之地。
回来后,柯达文便将这个情报传达给陈赓。陈赓通过杨登瀛了解后,才得知这里是范争波的公馆。
虽然柯达文有机会进入范公馆,但鉴于当时的身份,不适合直接刺杀白鑫,只能做一些外围工作。
为了深入内部调查,陈赓准备让杨登瀛再跑一趟。
杨登瀛在上海位高权重,级别比范争波高,他想要进入范公馆轻而易举。
见陈立夫的大红人登门拜访,范争波急忙到门口迎接,也没有刻意安排白鑫回避。
见到白鑫后,杨登瀛故意问:“这位是?之前怎么没有见过?”
“这是中共军委秘书白鑫,刚刚投诚过来的,上回我们能逮捕彭湃等人,全是他的帮助”范争波说道。
“这次能将共党首脑一锅端,你立了头功”杨登瀛对白鑫说。
“都是我应该做的,可惜周恩来没有来,不然一定能将其逮捕”白鑫回答。
“虽然周恩来没有落网,但也抓了好几个头目,我会为你请功的”杨登瀛笑了笑。
白鑫虽然住在范公馆中,特务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但他深知红队的厉害,稍不注意将命难保,多次要求到意大利避避风头,范争波将白鑫的请求上报给了南京,最后南京同意了白鑫的要求,并将时间定在11月11日。
但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杨登瀛获得,根据范争波的计划,让白鑫乘坐11月12日早上的船票,趁着黑夜在11日晚上11点左右将他送到码头,只要上了船就安全。
杨登瀛认为,按照范争波的计划,红队想要除掉白鑫比较难,便“好心”提醒范争波:“范兄,你大半夜将车停在门口是不是太显眼呢?要知道彭湃等人被杀后,共产党是铁了心要置白鑫于死地,可能早就知道他住在这里了,我觉得还是放在弄堂口比较安全。”
起初范争波是想让白鑫在门口直接上车,但这样红队就没下手的机会,范争波也觉得杨登瀛说得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
经周恩来的批准,陈赓、顾顺章抽调最精干的特科人员,准备在白鑫出逃之时将其击毙。
白鑫动身之前,特务在范公馆周围加强了戒备,很多人员进进出出,为了探明白鑫是否还在里面,陈赓让杨登瀛再次进入范公馆。
恰逢此时张道藩奉陈立夫的命令到范公馆与白鑫街头,还约上杨登瀛一起去,最终确定白鑫将在这一天晚上离开上海。
11月11日下午,顾顺章、陈赓指挥红队在范公馆周围埋伏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到十点半左右,街上一片漆黑,只有范公馆灯火通明,就在这时,公馆的后门突然开了一个小缝,有一个人探出头扫描了一下四周,见没有异常,往后挥了挥手,紧接着,白鑫和范争波等共7人走了出来。
刚到门口,已准备多时的红队突然冲了出来,大喊:白鑫,哪里逃!!!
白鑫的第一反应就是往后跑,红队立即击毙了范争波的一个保镖,其余的人都争相逃命,范争波也不顾上白鑫的安危;在激战中,范争波被击中三枪,弟弟范争洛被击中六枪。
在解决了这些人之后,红队迅速追上了正在奔跑中的白鑫,将其击毙在71号的门口,在确认白鑫已死亡后,红队迅速撤离,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等警察赶到时,红队早已撤离。
此时距离彭湃等同志遇害已过去了多天,出卖他们的叛徒白鑫,得到了应有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