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红楼梦中的治病救人情节来谈谈医者的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书中有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就是只有人死,却从未诞生过新的生命。就是偶尔有王熙凤怀孕,可惜也因为操劳过度流产。尤二姐怀了孩子,却遭遇算计,最后滑胎。书中的寡妇也非常多,李纨是年级轻轻就守寡,贾母也是守寡守了半辈子,刘姥姥是积年的寡妇,薛姨妈也是寡妇。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过于极端,自古在中医上讲究阴阳格拒。若是一方过强或者一方过衰,都会出现大的问题。

先不谈这种写作安排具体对主线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帮助,就单说这种可怕的局面,我想和医者的医术不精也有关系,毕竟《红楼梦》也算是曹雪芹的一本自传,他对于医者的感情认同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医术水平。

书中写到秦可卿生病,家里人为她请来不计其数的大夫。当时荣宁二府处于最鼎盛的时期,宫里又有元妃作保,再结合府的人都称呼请来的大夫为“太医”,所以我们大概可以推断给秦可卿找医院的。太医院是医院,大夫的水平想当然应该不次,况且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宁国府请大夫都是论群请,结果这一群太医来了,倒是连个病因都确认不出来。

书中写到这群太医是商量着开了方子,而且还十分殷勤,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四五遍看。

但就这么看,也啥都看不出来。如果说单请一个大夫,他无法确诊倒还有情可原,请一群大夫会诊,却说不出个子丑寅某来,这就有些说不过去。

医院太医

大夫商量着开方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病人确实得了大病。一种是大夫医术不精。

至于秦可卿有没有得大病,我想宁国府后请的张大夫可以给大家解答一下。张大夫看过病后,说的是“大奶奶是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我们再联系王熙凤的血崩病,大概可以推断出秦可卿的病,大概也是因为操劳过度,心思过重伤及肝脏所导致的。

张太医还说“大奶奶这病,可是众位耽搁了。”这句话很有意思,是谁耽搁了呢?很明显就是那些商量着开方子的庸医。

况且这些大夫商量着开方子,本来就是医术不精的体现,大夫对自己的医术没有自信,所以不敢随意给病人确诊,没有勇气独自承担后果,只能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这种行为,看似是仔细斟酌病情,实际上非常容易耽误病情。

医院的大夫水平不行,那是因为病人太少,他们一年也遇不到几个病例,医术自然不高。

这么说确实也有一定道理,但是,那些皇亲国戚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他们都是从小养尊处优惯了的,身体比寻常百姓要差多了。就说林黛玉吧,常年吃药,而且是从会吃饭起就会吃药。贾母岁数大了,也容易生病,再加上贾宝玉不时得场疯病,医院的大夫所见的居然大多是奇怪的病症。

百姓身体大多比较强壮,就算是生病,也大多没钱请大夫看病。刘姥姥就说,她们乡下人不会病的,要是病了,就求神拜佛。普通老百姓要是得个感冒发烧的小病,也就是喝点红糖水出出汗,再埋头睡一觉便好了。

因为就算是请大夫看病,也不见的能医好,就说晴雯生病,贾宝玉从民间请了一位胡大夫来。结果这个胡大夫开的方子连贾宝玉都看出了问题,连说这些药用的太猛,女儿家不能用这么猛的药。

所以,所谓的市井大夫的医术水平还不如一个富家公子。这次有贾宝玉审方,晴雯算是没有喝这些猛药,而寻常的姑娘没准就真因为这些猛药而断送了性命。所以普通人即使生病也不大愿意看医生,就怕落得一个钱也花了人也死了的局面。

要是得了大病,就去庙里求求神仙保佑,要是病好了,说明这个人德行好,感动了上天。要是病好不了,就说这个人是自作孽不可活。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何古人那么看重因果报应,时长去庙里上香、捐门槛了。

当然,也不是只有庸医,书中还有医术高超的鲍大夫、王大夫和张大夫。林黛玉的病就一直是鲍大夫调治,林黛玉是风吹吹就能病的美人灯,鲍大夫能让黛玉安稳活到十几岁,其医术想必不平凡。黛玉小时候在扬州长大,给她调养身体的民间大夫医术也很高超,毕竟小儿身体虚弱,病是最难治的,更何况黛玉吃药吃的过于早,那位大夫能保证一个小女儿长到七八岁,还能配出人参养荣丸让黛玉带到贾府吃。

当然,这些凤毛麟角的良医医院中,如果说皇亲国戚还有机会遇到像鲍太医、张太医这样的良医,作为巡盐御史的女儿还可以碰到医术高超的民间良医,而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就只能看天意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