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丨从疾病到人心其实传统医学既不是 [复制链接]

1#

这是一本对中医历史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书籍,其目的是客观呈现中医的发展历史,而非为中医站台,盲目的宣扬中医。

本书范围:作者将研究重点,落在了中古时期,也就是汉代与宋朝之间,多年的历史。同时触及了宋代以及明清的一些医疗现象。

中古时期医疗的特色: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印刷术尚不普及,国人获得书籍非常困难。所以,在当时,基本上只有精英阶层,才有机会读书识字,著书立说。换句话说,整个中古时期,史料话语权几乎完全掌握在精英阶层中,而广大群众,则成了历史长河中“沉默的大多数”。

精英纪录下的医疗情形:历史学者李燕捷通过统计发现,导致唐朝人死亡的疾病中,排前四名的分别是:脑血管疾病;传染病;疮疡,也就是外伤、溃疡一类的皮肤表层疾病;还有服长生药致死。

他的数据来源,是唐朝的传世文献以及墓志铭。要知道,中古时期,但凡能写出传世文献,或者死后能有墓志铭的人,基本上都是当时的精英阶层。所以很显然,精英文献所展现出的,就只是精英阶层的情况,很难代表整个唐朝的实际情况。

精英视野中医疗的地位:中古时期,医者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比如著名文学家韩愈,就曾在文章《师说》中写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也就是说,当时的医者社会地位与工匠等同。士农工商,工匠排倒数第二,其地位低下可见一斑。后半句的“君子不齿“,态度就更明显了,就是看不起医者。所以不难想象,中古精英们是很难客观公证的描述当时的社会医疗情况的。

本书特色:还原中古医疗的本来面目,广泛的研究了各种散碎的民间史料,致力于搜寻更为贴近普通百姓的真实信息,以摆脱精英阶层的一言堂,为读者呈现更为真实的中古医疗史。

一、中医发展的三个阶段。

作者认为,中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巫医、道医、儒医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巫医阶段,大体是在春秋时期以前。在这一时期,中国并没有我们现代人眼中的专职医生的,而是巫医等同,巫就是医,医就是巫。比如,春秋时期,晋平公两度发病,就召来巫医诊治,而巫医诊治出来的病因有两条:一是鬼神作祟,二是体气壅滞,相当于是胃病加肾虚。很显然,这两条病因中,前者是作为巫的诊断,后者是作为医的诊断。在当时,通过自己能够沟通鬼神的能力来指导政治,本身就是巫医的工作之一。所以,这一时期,医者的社会地位还是相当高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巫和医逐渐开始分家。一个比较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春秋末、战国初的大医家扁鹊,曾公然指责当时的人“信巫不信医”。但这个时期的医者,也还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医,而是一群,被称为“方士“的人。这里边有很多是优秀的医者。比如说东汉末年的大医家华佗,就是曹操晚年想要求长生不老,请了很多方士到自己身边,

华佗

就是其中之一。

方士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巫医占主导的时代结束了,道医的时代来临了。

道医,顾名思义,就是以道教为主导的医学时期。而方士就是道士的前身。只不过那个时候,道教还没有建立,所以还没有道士这个词。

一直到东汉末年,中国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瘟疫。史书形容当时的惨相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应对瘟疫而生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开始兴起,最终发展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黄巾起义和正一教。而这两个组织,都是道教的前身。

等到魏晋南北朝,我们今天熟悉的道教,通过一系列改革,最终定了型。此前,黄巾起义席卷全国,让朝廷十分忌惮。所以当时的道教吸取教训,改走高端路线,专攻当时的贵族精英,帮助他们修炼长生不老。也有一部分医者,没有走高端路线,而是选择为普通百姓看病医治,也就成了我们现代人熟知的中医。

这一阶段,医者失去了指导政治的权力。社会地位开始下降。相比之下,修仙炼药的道士们,地位还算尊崇,普通医者们则遭到了极端的蔑视。《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魏晋名士殷浩,酷好医学,精通医术,但是为了避免丢脸,他一直隐藏自己的医术,从来不给别人看病。一次,殷浩的一个属下母亲病危,走投无路,就求到了殷浩面前。殷浩感念他的孝心,答应帮他母亲医治。但是诊疗之后,殷浩就立刻将药方烧掉,生怕有人知道自己行医了。医者的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

儒医:到了宋朝,医者的社会地位又开始回升,知识分子当中甚至出现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

北宋中期,印刷术开始大规模普及,人们获得书籍、出版书籍都变得十分容易,因此读书识字、著书立说,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至此,精英阶层垄断话语权的时代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从宋朝到清朝,中央政府多数时候都是以科举,作为遴选官员的主要手段。这就导致,这一时期的读书人,比之前所有朝代都要多得多。读书人多了,但是官位却有限,于是当不上官的知识分子们,便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职业,医者便是他们的选择之一。尤其是,相比于其他行业,医者也需要读书识字,研读大量书籍,这对于擅长读书的知识分子们来说,算是无缝衔接。于是这一时期,大量仕途失意的儒家知识分子,开始研读医书,甚至立志成为名医。再加上,宋朝以来,儒学盛行,并且占据了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所以,人们便将从宋朝到清朝,这段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主导的医疗时代,称为“儒医”时代。

二、中医的三个特色

作者认为,中医有三个重要的特色不可不说:其一,以“气”为理论核心,几乎囊括所有疾病;其二,重质不重量;其三,部分理论受文化裹挟严重。

中医的理论核心——“气”,就是空气的那个“气”字。那么这个“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中医认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东西,外界有,人体内也有。尤其是在人体内,气是构成人体的核心关键。在中医看来,气是真实存在的。

“气”的理论囊括所有疾病。由于气在人体内,和人体外都有,这就正好对应了导致人体生病的两大源头:内因和外因。

认为,人体生病的内因,就是体内的“气“失衡了。那么体内的气为什么会失衡呢?一种原因是生活习惯不好,比如暴饮暴食,比如房事无度。另一种原因是人品不好。中医认为,如果一个人品行不端,也会导致体内的”气“失衡。反之,如果一个人品行超群,一身正气,那么他的免疫力也会比一般人强。

人体生病的外因。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和外在的气是相连通的。外在的气,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太冷了寒气重;太热了暑气重;水多的地方湿气重;山多的地方石气重,石头的石;肮脏的地方恶气、秽气重。

而气向不同的方向失衡,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比如《淮南子》中记载“险阻气多瘿”,也就是说陡峭幽深的山地,险阻之气太重,会导致那里的人容易得“瘿“这种病,相当于现在的甲状腺疾病。

说到这,我们不难发现,“气“这个理论真是非常的万金油,只要医者愿意,就可以将无穷无尽的疾病归纳进这个体系当中。

这也就引出了中医的第二个特点:个性化定制,重质不重量。

如果看过中医,你可能会发现,哪怕是同一种病,在病人的性别、年龄、体型、病情病症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夫开出的药方,或是设计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的。它追求的是个体效率的最大化,所以中医以人为核心,针对每一个病人的特殊体质,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中医能够做到如此的人性化,是有其特殊背景因素的。要知道,在古代,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温饱就已经非常难得了,遑论看病就医?换句话说,中国古代的医者,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富贵人家,最起码也要是中产往上。但就算是这些有钱人,生病了也未必都会求助于医者,除了医者,他们也会向巫医,或者宗教组织求助。比如生病了去庙里祈福,求助于高僧大师。此外还有一些人相信命定论,认为人生病,是命该如此,所以拒绝就医。

排除了这些竞争者,真正会找医者求助的病人,本来就已经是十不存一了。但是这没完,作者还提到,古代的富贵人家,在求医的时候,往往有试医的习惯。也就是说,一个病人请好几个大夫来问诊,再由患者家属根据医者的表现,选择其中一个最靠谱的,将患者交给他医治。这就导致医者们必须拨出足够的时间和经历,从心理到疾病,全方位的服务于患者,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患者。

因此,可以说,古代的中医治疗,是贵族和中上阶层的专属。

中医的最后一个特点,部分理论受文化裹挟严重。

中国古代一直非常注重两样东西:一个是道德,一个是文化。关于道德,咱们在前面说过,古人往往会将人的免疫力,和道德品质挂钩。

至于文化上,中国古代,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圈,一直有一种迷之自信。认为自己是天下之中,礼仪之邦,而周围的其他族群,都是化外蛮夷,不可同群。而这种思想,也显著的蔓延到了医学领域。

本书作者研究发现,古书中所记载的瘴气、蛊毒等事物,并不是稳定存在于一个地区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移动的。其移动的趋势也非常有趣,大体就是,一个地区一旦融入主流文化圈,就将不再有瘴气、蛊毒,而一个地区一旦被踢出主流文化圈,那么它就会再次出现瘴气、蛊毒。

秦汉时期,整个南方都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所以北方人普遍认为,秦岭淮河以南的整个南方地区,全都是瘴气缭绕的。但是等到隋唐时期,瘴气却向南退却到了长江以南。也就是说,从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以北这部分地区的瘴气消失了。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以及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都导致中原地区的精英阶层,大规模向南迁移。南方地区也因此得到大力开发。久而久之,曾经被视为蛮荒烟瘴之地的长江以北地区,也被划入了主流文化圈。自然也就没人再提瘴气的事儿了。

在江南地区逐步崛起的同时,西北的关中地区也在逐步衰落。关中作为秦汉、隋唐的首都所在,曾一度是主流文化圈的核心地带。但是宋朝之后,关中的经济、文化双双衰落。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关中已经成了人们心中的西部边陲。明朝人徐应秋甚至在《玉之堂谈荟》中,写道:“(蛊毒)闽、广、滇、贵、关中、延绥、临洮俱有,但其方不同耳。”也就是说,昔日的中原文化中心关中,已经被踢出了主流文化圈,沦为畜养毒蛊的蛮荒之地了。

所谓的瘴气也好,蛊毒也罢,或许有地理环境的成分在,但更多的是一种歧视,是握有话语权的主流文化圈,对周边族群的文化歧视。

三、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

近代以来,西医成为主流,传统中医则日渐衰落,并且在西医强大的压迫下,陷入了自证“科学”的怪圈。

以科学为依托的西医,不断提出质疑,“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其实,西医会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因为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巫医一家”的说法,中医的核心理论中,也处处透露着阴阳五行的影子。这些都不免会让人将中医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

也因此,中医的反对者们,抓住这一点,痛斥中医为迷信,伪科学。中医的维护者们,也被迫陷入了自证“科学”的怪圈。这些力证中医是科学的学者们,大致可以分为三派:

其一,是将中医中不科学的地方,硬拗成科学。比如将中医早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巫术疗法,归结为心理治疗,或安慰剂。

其二,是将中医不科学的部分,踢出中医的范畴,不承认它们是中医的一部分。比如刚提到的巫术疗法。

其三,是为中医重建信心派。这部分学者不再跟巫术或是阴阳五行较劲,而一头扎进故纸堆里,试图从历史上找出中医先进科学的地方,以此来对抗西医的强大压迫。

华佗的外科手术问题:众所周知,华佗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外科手术。野史还传说,华佗曾提出用开颅手术,为曹操治疗头风病。这段历史,让很多学者欢欣鼓舞:谁说中医是伪科学,中医的外科手术可比西医早了上千年。也因此,华佗被封为了外科手术的鼻祖。

但是作者指出,外科手术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是却并非西医的鼻祖。施用外科手术的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人,但是到短短两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人开始质疑华佗外科手术的真实性了。而等到唐朝,连当时的名医孙思邈都已经否认外科手术的真实性了。也就是说,到唐朝,华佗的外科手术就已经彻底失传了,又何谈传入西方。直到一千多年后,西医外科手术传入中国,才让国人重新相信了外科手术的真实性,从而将华佗从故纸堆里搬了出来。由此可见,华佗这所谓的外科手术鼻祖,实在是有些名不副实。

作者认为,如今无论是中医的支持者,还是中医的反对者,都在以科学为标准,衡量中医。而科学,是西医的规则。这意味着,他们两者都已经从本质上,认同了西医的统治地位,和中医的从属地位。

作者指出,自证科学,不应该是中医历史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脱胎于巫术,随后又与道教合流,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过佛教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医从来都没有摆脱过神秘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神秘文化。

说到这,作者的态度就很明白了,他认为,中医根本就不从属与科学领域,自然也无需自证“科学”。

本书的作者一直认为,研究医疗史、疾病史是摸索人与社会,甚至人性的一个绝佳窗口。因为在生死面前,人性的虚伪和矫饰会大大剥离。人的想法,社会的文化,国家的制度乃至存亡,都有会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比如东汉末年的瘟疫,加速了东汉的灭亡,也催生了魏晋风度;中世纪欧洲的大鼠疫,开启了文艺复兴,也促成了近代欧洲的崛起。的确,没有什么,比生死更能撼动人心,催生改变。也因此,作者才说,疾病比很多因素,都更能长远的影响人类历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