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术精湛一世纪,育人传德一辈子新华社新 [复制链接]

1#

▲冯传汉教授生前照。来源:医院
  暮年怀岁月——我大半生的回忆》;

——95岁,完成“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笔记约6万字;

——97岁,写下6万字读报读书札记《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教育和再认识》;

——99岁,写下上万字的《加拿大医学教育和家庭与社区医学体系的学习和认识》;

——岁,写下8页纸的读报读书札记《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实践 全面协调发展——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教育和再认识系列之三》;

——岁,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医院百年历史故事,医院百年历史补充完善珍贵史料;

……

冯传汉一生勤勉耕耘,耄耋之年仍未停步:尽管受到前列腺癌治疗和青光眼治疗的副作用等折磨,直到96医院工作两天;岁失明前,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吃完早饭就坐到书桌前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近百岁时仍坚持研读专业期刊、撰写读书札记;去世前两年,失明的他仍通过儿女、医院和医学事业发展……

家里人劝冯老这么大岁数不要操心。“但他就是放心不下,把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发展,与自己融为一体了。”常年陪父亲生活、69岁的四儿子冯壮怀说,“96岁以后,医院了,怕摔倒,但他仍然在写书、写学术文章。我哥哥在加拿大,每年回来,都要在加拿大买最新版的医学书籍带回来。”

冯老家书房的书柜里,摆放着三层书,好几本都是厚厚的、全彩印刷的英文原版书。

“他的阅读量特别大,中英文的书都读。他说自己是‘老学生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从年参加工作起就是冯老秘书的李贺平说,“冯老一生都在学习,一天都不停学新东西,是医院终生不退休的教授。”

一年多前,年1月,医院刚刚度过百年华诞;逝世前8个月——年10月,岁的冯老才办理退休手续……

“终生不退休”教授的离世,让医学界、教育界为之悲恸。6月20日,冯传汉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北大医学部负责人,医院和医疗机构的代表,骨科界知名人士代表,医院干部职工、医学生纷纷赶来,为老院长送行。海内外的同仁及学生们纷纷发来电文表示哀悼。

“我来送送冯老,他这一辈子贡献很大,为人很好,对晚辈很爱护、提携。”年近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坐着轮椅来了,“活到老、干到老,是兴趣,也是志向。”

医院院长姜保国是冯传汉75岁时招收的博士生:“为什么追悼会好多骨科医生、好多学校领导都去了?因为冯老师一直没有离开‘岗位’,年轻骨科医生还都认识他、理解他、尊重他。”

“他不光是骨科泰斗、医学巨匠,也是平易近人、润物无声的恩师,更是上善若水、勤勉醇良的人生榜样。”近日出版医院院刊上的这句话,是对冯传汉一生的最佳概括。

(小标题)“名医重要,良医更重要”

冯传汉“走”的那一天,恰逢父亲节。

“早晨6点半,我还给父亲换了尿不湿,他还有点小呼噜。”冯壮怀说,“9点40分左右,我在厨房准备包茴香馅的饺子,正在切啊、洗啊,大姐到床边摸摸脚,说老爸脚咋这么凉,赶快叫我过去……”

事实上,将冯传汉视作“父亲”的,还有众多学生们。

从被指导做第一例手外科手术,到目睹收治没有手术适应症的病人入院治疗——冯传汉99寿诞之际,著名手外科专家王澍寰院士以《师恩永志不忘》为题撰文回忆和冯老年至年10年相处的日子,“54年过去,许多往事历历在目,‘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绝非谦词。”

20世纪50年代,为提高北京市骨科医疗水平,冯老发起组织全市骨科医生每月开展一次轮流联合大查房。“这一举措,纯粹是发自一个医生的责任心,从病人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不辞辛苦,堪称大医。”王澍寰这样写道。

“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冯教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将近半个世纪,我都在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真正感受着这个古训的亲切。”医院原骨科主任蒋化龙说。

作为骨科领域最负盛名的教育家,年,冯传汉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学生遍布骨科学各个分支。

“他思考问题最多的就是医学教育问题,怎么培养合格的医生,再就是医疗改革的问题。”李贺平说。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自编讲义、自制教具,到年出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后强调“人才与学科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只有拥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和优势学科的支撑,大学才能发展”,冯传汉不仅培养了几代学生,更以言传身教和教育理念影响了无数人。

“冯老查房时,看一位病人可以花一个甚至一个半小时。他对病人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教给我们最深厚的东西。”冯传汉的博士生、医院院长姜保国说。

年7月,97岁的冯传汉写出6万字读报读书札记《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学习和再认识》。

“我被这本札记震惊了。”冯老“学生”、医院原院长、骨科专家吕厚山说,“要知道冯老师在那之前3年眼睛就不太好,他的秘书又因病休息很长时间了。冯老师是怎样克服这么多困难完成这个工作的?”

冯传汉鼓励学生出国,更鼓励大家如期回国。

“我去美国知名肿瘤中心进修前,他很替我高兴,并嘱咐我学成一定回来为国家服务。”亚太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也是冯传汉的学生,一度犹豫是否回国,“后来吕厚山院长受冯老之托在美期间到我家劝我,坚定了我回国的决心。”

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是冯传汉的博士生,也是关门弟子之一,有幸参与冯教授最后几次查房:“冯教授查房极其严格,要求牢记病历、熟知骨科相关知识及骨科临床检查法,有时候会指导我把病历改了又改,复杂的病程记录往往写满三四页纸,直到满意为止。”

深受老师影响的刘海鹰奔走在公益道路上,成立了脊柱健康公益基金,到贫困地区义诊,7年间免费手术救治重症患者89人,帮助患者挺起脊梁,他自己的腰却弯了下来……

“不忘初心做船,精湛技术做桨,无私奉献为帆。冯大夫讲过,名医重要,良医更重要。做‘良医’,是我们从冯大夫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他给我的最大精神财富。”刘海鹰说。

(小标题)“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这一辈子都是党教育、指导的。”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冯传汉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学习、研究、育人和管理等方面,都走在前列。

“所有的队员与伤员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冯传汉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北京市第二批抗美援朝手术队,任副队长、医务主任,顾问是吴英恺、队长是吴阶平,先后救治多名志愿军伤员,“我立了两小功,最宝贵的是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年至年,冯传汉多次代表卫生部赴索马里、几内亚、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家执行医疗任务,作为仁爱使者把中国医生的济世情怀传向世界。

年、年,冯传汉两次随卫生部代表团访问欧洲国家,考察了20医院,参观医疗器械厂和药厂,写了近4万字总结报告《医院现代化》,同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为中国医学对外交流奔波忙碌……

“冯传汉老师勤勤恳恳耕耘了一辈子,在这方面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和感触。”和冯老一起工作近50年的吕厚山说。

年,近90岁高龄时,冯传汉欣然接受委托编写《中国现代骨科史料》。从接受这项工作到完成初稿,仅仅花了6个月时间。

“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繁重任务,不仅要收集大量的人物事迹材料,可能还要有不同的评价和争议。”吕厚山回忆,“骨科老前辈们有些已经离世,有些身居国外,在职的专家们又日理万机,不能按时提供材料。冯老师亲自写信、打电话,一遍遍索求材料,进行核实整理。”

“当时双手捧过书稿,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当时哽咽着只说了一句话:‘您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吕厚山说,“要知道,89岁高龄,整理近30万字篇幅的书稿,仅用了6个月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认真’的力量、‘奋斗’的含义、‘积累’的可贵、‘务实’的意义。”

这样一个细节,让吕厚山终生难忘:“冯老师把书稿交给我时再三声明,这本书的内容还不够全,也不具备‘史’的水平,权且名为‘史料’,如果能对今后写‘史’有帮助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交流的事情很多很多,促膝长谈和电话里涉及最多的内容,就是如何做人。冯老师这方面的教诲,也是他的为人,已经融汇到我的血液中——低调做人,努力做事,以成事为悦,不以出名为喜。”姜保国说,“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师生关系,‘良师益友’有些平平,‘忘年之交’有些淡淡。在我的眼中,冯老师不是严师,更多的是慈父。”

另外一个细节,让姜保国至今难忘:“记得博士答辩后,冯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讲,‘姜大夫,你不要总是叫冯老师、冯老师的,就叫我冯大夫!如果说要叫‘老师’,至少你的神经研究比我做得好,我也要叫你一声‘老师’。”

外语,是通往外部世界的工具和桥梁。从小在教会学校学习、又在英国有过留学经历的冯传汉“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