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zgbdf.net/m/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伟大的瑰宝之一,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众多医者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像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人,更是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被后人所铭记。
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神奇”的药方,让后人免于被病痛折磨痛苦。但是,是药三分毒,有些方剂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它的实用性,其中有一个药方就让孙思邈至死都放不下。
药王孙思邈
提起孙思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医学上作出的贡献,享有“药王”、“神医”之称,鲜有人知的是,孙思邈不仅是个医者,还是个道士。与其他“医者难自医”的人不同,孙思邈还是个长寿老人,活了整整岁,历经了整整四个朝代。
孙思邈出生在西魏大统年间,从小家境贫寒,因此儿时的生活极为不易。但孙思邈小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浑浑噩噩”。孙思邈极为聪慧,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读起“老庄”学说,但是造化弄人,孙思邈虽然头脑聪慧,但是身体却不是十分地健康,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花了家里不少积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因此,小时候的治病经历让孙思邈产生了成为医者的想法。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孙思邈就已经熟读多部医家著作,每日奔走乡间,给患者治病。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西周时期,就曾有皇帝看中了孙思邈的才能,想要让他入朝为官。但是孙思邈觉得,那样会疲于人情世故,反而不会做成什么大事,因此多番谢绝。
隋朝时,孙思邈看不惯“世态炎凉”,于是避世于太白山中,潜心研究中医中药。不仅将《*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著名医书,又从头到尾地研习了一遍,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了许多新的想法,研究出了许多更为适合的药方。
同时,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习医术的同时,效仿“神农尝百草”,奔走于山间,找寻新的药材,研究其药效,为患者治病。在那段时间中,孙思邈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他的医术得到了认可,他的“医者仁心”也得到了传扬。
唐朝时,唐太宗听闻孙思邈的事迹,想要邀孙思邈入朝为官,但是孙思邈依然不想耽误自己对于医学的研究,于是推荐自己的徒弟入朝为官,而自己依然专注于对中医药的研究。
天资聪慧再加上刻苦钻研,使得孙思邈在中医药学上有了很大成就,不仅精通内科,在妇科、儿科等方面也极为擅长。治疗患者,每每药到病除,因此享有“神医”、“药王”等美誉,更是留下《千金方》等医学著作,造福后世。
但是哪怕如孙思邈这样的神医,在他岁临终之时,还是存有遗憾,那就是让他至死都放不下、想要彻底毁掉的“五石散”。
医生的“五石散”竟然是“毒物”
提起“五石散”,就不得不提到医圣张仲景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他平生致力于药方的搜集、创作,所作的《伤寒杂病论》流传后世,被后世奉为医学经典。他所确立的治疗原则,也被后世历代医家所推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圣人”级别的人物,他的一副药方,却遭到了“药王”孙思邈的极力抵触,甚至至死都想要销毁,那就是“五石散”。
“五石散”,又被称为“寒食散”。最早是张仲景用来治疗伤寒的一副药方。其中用以五种石类药材为主料,按照“君、臣、佐、使,”的用药原则,辅以其他十余类药物组合而成。
按理来说,既然被称之为医圣,那么张仲景的药方,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都应该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应该被后人珍视。那为什么“五石散”却成为了孙思邈,到死都要销毁的药方呢?原来,这本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但是在张仲景去世之后,被别人改成了“毒方”。
魏晋时期,“五石散”曾经风靡一时,被“上层社会人士”所热捧。但是这种“五石散”与当初张仲景所创作的“五石散”差别极大。
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哪怕是一些良药,本身也会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进行正确配比而滥用的话,不仅不会成为治病的良方,甚至还会成为骇人的毒物,而“改版的五石散”,便成为了这样的毒物。
药王遗言“销毁五石散”
被后人篡改后的“五石散”,不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会让人上瘾,药效类似于现在的部分“有毒药品”。因此,孙思邈对于这种害人的“五石散”极为抵触,甚至多次带头进行抵制、销毁。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只要这种“五石散”的药方还在,那么哪怕销毁再多的“五石散”也无济于事。
可惜,孙思邈虽然深知此理,但是有生之年却一直没有机会,彻底销毁这个药方,不得不留下遗愿,勒令弟子一定要想销毁这种“毒药”的药方。
不过,在孙思邈弟子的不断努力下,这种被改版了的“五石散”的药方被尽数销毁,也算是不负孙老先生所托了。
药王孙思邈,活了岁,历经多个朝代,几次被当朝皇帝相邀入朝为官,都被他一一拒绝。他一生淡泊名利,潜心钻研医药、医术,留下了许多著作。能让他“放不下”的事情很少,唯独他见到无数人,被“五石散”,所害的事让他历历在目,甚至连去世之前,都不曾放下,或许这就是孙思邈作为一位“医者”的伟大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