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开海能尝到多少“鲜”?死海鲜,能吃吗?
自8月20日起,我市定置作业渔船和持证回捕增殖对虾、海蜇的2000多艘渔船开始出海作业。今天起实施全面开海。经过长达两个月的伏季休渔,烟台的渔场是否已经缓过劲来了呢?市民能否尽情享用品种繁多的各类海鲜呢?本报为此进行了调查。 死海鲜,能吃吗? 不久前,市区第一海水浴场、开发区金沙滩浴场都发生过飞蛤、鱼、螃蟹、海蛰大量“浮尸”海面的现象。这是不是污染造成的?这样的蛤还能吃吗? 发生海洋生物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是潮汐现象,在海风、海浪的推动下,海物被刮到海滩上;其二可能是海水污染,导致海洋生物生命力减弱,成活率低。近年发生的这类现象比较多,是不是与海水污染有关呢?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迟守峰副主任介绍说,烟台近海海水环境总体不错,受市民关注较多的第一海水浴场,确实出现过粪大肠菌群超标、名为浒苔的海藻大量出现的现象,海水环境有恶化趋势,但是,其中原因也有很多,污染只是一方面。最近发生的开发区金沙滩上飞蛤、螃蟹、鱼类、水母等海洋生物大面积死亡,部分养殖海域和养殖池也受到了影响,有可能是污染导致,具体原因尚不确定,专家正在调查。不过,海水污染的影响仅仅会局限在近岸海滩,受影响的只是飞蛤之类浅海生物,至于深海鱼类如小鲅鱼等,则不会受到影响。 一些市民在海滩上捡拾到了飞蛤、螃蟹等,食用之后对人体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呢?迟主任认为,食用了这些死亡的海鲜之后,人体不会立刻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剧毒物质、可能会致死的重金属等会在人体内形成聚积,从长期来看,对健康仍有不利影响。因此,在未确定飞蛤等死亡原因之前,市民还是应谨慎、小心。环海路农贸城的工商人士也提醒,一些死海鲜可能会流入市场,被低价出售。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市民在选购的时候,切莫贪图便宜,以免食物中毒。 北岛渔民:本地海鲜好稀罕 8月27日早上7时,乘车赶到了芝罘岛上的东口村,远远就可以望见十余艘渔船停靠在渔港码头。码头上,几位渔民正围在一名渔贩身旁。走近后发现,渔贩脚下的箱子最多只装满了1/3。渔贩是位老大娘,在好不容易与渔民谈好价格后,她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两天太差了,收到的鱼要么太少,要么要价太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打鱼的就靠着鱼吃饭啊。” 又走下码头,与几位渔民聊了起来。38岁的迟师傅正忙着修补渔船。提起打鱼,他是满肚子的苦水。他说:“现在海里的渔业资源不行了,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前几年,我一天还能拉上三、四,一天能进七、八百元;现在呢,运气好的时候,一能打上10斤、20斤,运气不好,就什么也看不见。要不,就是拉上一不值钱的海蛰。一天能进200元就不错了。现在油价又涨得很快,柴油都涨到5000元/吨了。我这条船12马力,一天的油钱就要150元,再加上具、人工费等,我都不够本了。而且,辽宁大连的大船也跑到这里打鱼,他们的船往往都在40、70马力以上,船大,也大,把大鲅鱼、大虾都给打了去,只给我们留下一些小*鱼、小黑鱼。这些外地船没有办理相应手续,应该把它们都取缔了,我们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尽管如此,迟师傅仍然十分赞同休渔:“鱼已经少多了,再不让它们繁殖,就更惨了。想一想看,把小鱼都杀光了,大鱼到哪里去找?因此,不用*府下命令,渔民也应该自动封海。现在只准许放的出海打鱼,拖的还没有放行。所以啊,我这几天都待在家里修船,就等着9月1日全面开海了。” 与坐等开海的迟师傅相比,在海上转了三天多的王强大爷也没有收获多少。王大爷是从长岛过来的,三天下来,打了10斤左右的螃蟹,由于个头太小,卖不出去。“要是在以前,我一天就能打20多斤,每斤能卖到7元钱。小螃蟹价钱便宜得要死,能卖上3、4元钱/斤就不错了。现在,章鱼、小*花、螃蟹、蛸都少多了,能见到的都是小鱼苗,真应该好好放海里养着才对。” 今天收成最好的可能要数于大姐了。发现,来她船上买鱼的人真不少,不过,听她的口气,她仍然很不满意:“我们从早上三点就出海,结果呢,算上一些小不点,总共才打了20斤螃蟹、10斤*鱼,卖了60多块钱。我这还是下了几百个笼子,别人下的笼子少,才比不上我。”收拾完船舱里的家什,于大姐夫妻俩就上岸了:“再出海也打不着什么了,还是回家休息吧。”看了看手表,时间才是上午9点多。 采访中了解到,渔民、鱼贩都在期盼着9月1日全面开海后,大展身手。可以肯定的是,开海后市场上的海鲜数量、等次也会大幅提升,价钱则会便宜许多。但我市海洋渔业资源总体匮乏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关人士呼吁,为了保护我们日益稀少的海洋资源,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海洋,节约资源,不滥捕滥捞,不向大海中排放污水……只有这样,我们的饭桌上才不会断了本地产的美味海鲜。 海鲜市场:鱼欢虾跃满眼鲜 8月28日,在环海路市场、红利市场看到,带鱼、*花鱼、偏口鱼、马面鱼、石鲽鱼等海鲜随处可见。一处鲅鱼摊点前,摊主将鲅鱼按个头大小分成了大、中、小三堆,小鲅鱼的长度尚不足10公分,卖价也比大鲅鱼低了一倍多,只卖4元/斤。当问起鲅鱼是否从海里来的时,摊主拍着胸脯说,“今早刚从海里打上来的,保证新鲜。”另一边,几处螃蟹摊的摊主们一个劲地吆喝:“全是活的啊!”一问价钱,15元/公斤!“是从海里打上来的吗?”摊主听了的疑问,嗤之以鼻:“这玩意还能是自己养的吗?”不过,环海路市场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却对说,现在距螃蟹大量上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呢,这些所谓的本地螃蟹大部分都是在箱、池子里养大的。环海路农贸城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还介绍说,从8月25日以来,海鲜上市量明显增多,每天都在2万公斤以上。目前,市场上卖的最多的是蛰类(价格在2元/公斤左右),其次是长度多在10公分左右的鲅鱼(价格在10元/公斤左右),不过,长度在30公分以上的鲅鱼并不多,海鲫鱼、*鱼、小*鱼等的供应量明显比往年多了,秋虾也正在上市,价格与往年持平。只有牙片鱼、比目鱼比较少。 市场供应量如此丰富,主要是由于周边地区水产养殖业增长很快。在莱州湾、牟平等地的滩涂,螃蟹、贝类、海参等养殖大面积展开。同时,捕捞、饲养、冷冻加工等技术也迅速提高,使得市场上鲜活鱼类、冰冻类、干活类、水发类海鲜供应充足。还发现,本地海鲜受到南方海鲜的冲击也比较严重。8月28日上午7时许,红利市场一处虾摊的女摊主告诉,她卖的虾已经从14元/斤降到了12元/斤,但是卖得仍然很慢。“都是让南方虾给顶的,要不,卖14元根本没有问题。”待到中午时分,再次回到该摊点时,发现虾的价钱已经落到10元/斤了。 环海路农贸城工商所的王世起所长告诉,渤海湾出产的大虾本来量很少,价也高,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可是近年来,从国内福建、广东等地,以及国外的越南、菲律宾运过来的明虾,虽然口感明显不如本地虾,但是由于价钱至少比本地虾便宜一倍,对本地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