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市正全力以赴地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医务人员则奋战在抗击新冠第一线,被人们昵称为“大白”,这是对他们辛苦奉献的真诚赞誉。
民国时期医生开具的医方
古往今来,医务人员便受到尊敬。在我国古代职业排序“九流”的多个版本中,“医生”这一职业一直稳居第二位,仅次于举子,故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那古代对医务人员有哪些尊称?又是如何褒奖名医的呢?
医院刘文泰等奉敕编绘《本草品汇精要》插图
明代学者王世贞为《本草纲目》撰序
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金陵本
老北京尊称医生为先生
从古至今,医生都是备受人们尊重的职业,不同朝代对医生的称呼各有不同。
早在周代,对医务人员已有不同的称呼。当时将包括医生在内具有艺技的劳动者统称为“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曰:“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并将医术高明的医生尊称为“上工”或“良工”。此后又将内科医生称“疾医”,外科医生称“疡医”,管理帝王饮食卫生的医生称“食医”。
扁鹊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因家居于卢国(今山东省长清县),又名“卢扁”。其医术居列国之冠,被尊为“医祖”,后喻称医术超群的医生为“卢扁”。
秦代有两位名医,一位名“和”,一位名“缓”,因医术皆高明,且不计名利,后喻称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为“和缓”。晋代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馀论,寻越人之遗方。”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曰:“靁(léi)桐是别,和缓是悉。”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被尊称为“医圣”,此后人们便将医术最高明,医德最高尚,对后世医学影响最大的医生尊称为“圣人”或“医圣”。
而今,“大夫”一词已成为医务人员的代称,在古代属多义词。大(dài)夫指医生;大(dà)夫为官名。
“大夫”作为官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隋唐以后,“大夫”为高官的称号。清代高级文官称“大夫”,高级武官称“将*”。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而医官中最高级的尊称“大夫”,其次称“郎中”,以下称“医效”“衹侯”等。因为“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也有“郎中”一职,所以也把医生称为“郎中”。但“大夫”和“郎中”略有区别。一般将设馆从医(坐堂行医)的医生称作“大夫”,而把走串于乡间的医生叫作“郎中”或“方医”“铃医”。就地域而言,早年间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而南方则习惯称医生为“郎中”。
据《清代官职大观》记载,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一等称“御医”,只有13人;二等称“吏目”,有26人;三等称“医士”,有20人;四等称“医生”,有30人,医院里的助理医师。从严格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可以独立看病,即有处方权;而“医生”只能当助手。“医生”的“生”字,是“生员”的意思,即“见习大夫”。
其实,“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古代“医生”之名没有现在的医生之义,而是指在“医学”中就读的学生。
据《新唐书》记载,唐武德年间(年至年),高祖李渊在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医科大学——“医学”,直属太医署。贞观三年(年),太宗李世民又在全国各州府设立“医学”。“医学”的学生有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的“医生”便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唐六典·太医署》曰:“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
《元典章·礼部五·医学》称:“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医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医主之,集后进医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脉诀之类。”这里的“医生”便是指“医学”里的学生。
“医生”作为医务人员的代称,是逐步演化而来的。因救死扶伤,职业高尚,为诗人所赞咏。
南宋诗人范成大《书事》诗曰:“日日处方候脉,时时推荚禳灾。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明嘉靖年翰林院编修*佐赋《昆冈为颜医生钰题》诗:“振衣千仞付儿曹,投老昆冈志亦豪。蟾兔影中丹桂近,凤凰巢下碧梧高。”区元晋《贻汪医生》诗曰:“潇森枫树拥柴门,药笼君来度几村。怀里当归淹客梦,天涯远志隔乡园。”林大春《送余医生归上杭》:“卖药来城市,乘槎到海涯。遨游三楚客,谈笑五侯家。露冷丹枫下,天空白雁斜。西归犹未老,宁肯卧烟霞。”诗题中的“医生”,即掌握医药卫生知识,进行疾病防治的人员。
就北京地区而言,早年间多将医生尊称“先生”。到医院看病谓之“看先生”,请医生上门就诊谓之“请先生”。此称据传源于医生所开处方。老年间医术高超的医生都写得一手好字,所开处方尽显其书法功底,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清晰易读,所以将医生视为学识渊博者,称之为“先生”。
名医悬壶济世得嘉奖
古语有云:“大医精诚施仁术,妙手医者父母心。”历代名医以己之精湛医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奖和黎民百姓的称道。
蒋武生,江苏仪真县(今仪征市)人,明永乐年名医。其脉术精湛,无论王公贵族还是乡野村夫,都向他求医问药。太医院院使戴思恭闻其名,医院,遂在宫中当差多年,治愈病者无数。成祖朱棣为了嘉奖他,便下令让工部为他建造府宅。他再三推辞,成祖才收回了成命。他去世后,刚继位的仁宗皇帝派钦差一路护送他的灵柩归乡下葬,并在当地为他建造墓地和祠庙,医院院使,赐谥号“恭毅”。
连成玉为明代嘉靖年间山西潞安府(今长治市)人,多年研读医书、践行医法,创立了“以简为要,以久为效,少补壮泻,阴阳皆调”的穿戴式艾灸疗法,尤以问诊疑难杂症知名。世宗朱厚熜三子、裕王朱载垕宠妃李彩凤患不孕症,久治不愈,当得知潞安名医连成玉医术高超,便召其入府,为李彩凤把脉诊治。连成玉运用连氏艾灸和连氏饮膳帮助其暖宫助孕。经过精心调理身体,李彩凤喜得龙子朱翊钧,此后又生下一子三女。裕王大悦,称其为“送子灸王”。朱翊钧(万历皇帝)登基后,医院御医。已是太后的李彩凤对医术高超的连成玉更为器重,因她信佛,所以封连成玉为“九莲居士”,并赐“博施济世”金匾。
叶天士,祖籍安徽歙县人,十二岁学医,多年后成为江南有名的神医,被他医治好的人,无不表示跪服,并称赞他为“叶半仙”。有一年,康熙皇帝背上生疮,宫中太医束手无策,于是有人向皇帝推荐了叶天士。康熙将信将疑,便派人将叶天士请到皇宫。他只用了半个多月,就治好了康熙背上的疮。康熙龙颜大悦,御赐“天下第一”之牌匾,另赐银千两,以示褒奖。
光绪六年(年),慈禧太后患病,经过太医们医治仍不见好转。便令各地官员推荐名医进京,遂有八人进宫。但有七人的医术不太令老佛爷满意,先后被退回原省,只剩下山西巡抚曾国荃举荐的汪守正治愈了太后的病症。慈禧非常高兴,赏汪守正二品顶戴,调任天津任知府。清代知府本是四品官,赏戴二品顶戴的着实少见。
道光元年(年),北京流行疫病,年过六旬的名医吴瑭在京城设施药站,“制苦温芳香、扶阳祛秽之剂霹雳散以救之,大获奇效”。半月余,宛平、大兴、良乡诸县慕名求医者百余,吴瑭广施药剂,分文不取,被誉为“华佗传世”。顺天府尹感念吴瑭乐善好施,特奖给吴瑭“华佗再世”金牌匾一块,并出资为他精装修了医馆。
光绪二十七年(年),北京出现疫情,“一人之死,同街数人有染”。回族名医丁德恩拟出预防瘟疫之方,以普通价廉的药材广施四邻,颇有疗效。几日之后,便有四九城之患者上门讨要医方,丁氏无偿以自制药剂馈之。由于丁德恩医术高超,乐善好施,时人尊称其为“丁三巴”(“巴”即“爷”之意),并捐资在其开设的医室外修建了一座木质牌坊,上书“德善医室”四个大字。
民国二十二年(年),华北地区洪涝灾害后发生霍乱,次年又出现白喉、猩红热等疫情。京城名医赵文魁日夜应诊,出入病患之所,每天达十余家,不幸身染疫疾,但仍继续救治患者,几日之后去世,终年61岁。被救治者闻之,无不心痛,纷纷前来吊唁,并送上多块匾额,上书“京师华佗”“燕京神医”。出殡之日,送葬者以千而计。
(原标题:医者仁心流芳百世)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户力平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